您的位置:首页 > 移动开发 > 微信开发

阿里“封杀”微信5.0源于内心恐惧

2013-08-12 09:41 162 查看
阿里“封杀微信”,动作接二连三,不可谓不快!

8月9日,淘宝淘宝网发布《关于加强发布广告信息(二维码形式)管理的公告》,该公告称“在近期,我们发现有部分卖家通过使用含有外部网站信息的二维码图片这种新的形式绕开淘宝的正常交易流程和/或管理体系,以达到发布广告信息甚至诈骗的目的,给消费者保障及平台交易安全造成了极大影响。此种行为也违反了《淘宝规则》滥发信息的相关规定。”

淘宝禁止微信二维码的具体措施包括:

1、对于新发含有外链二维码的图片,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2013年8月9日),将无法使用。

2、对于已发含有外链二维码的图片,

1)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个月内(2013年8月9日~2013年9月9日)为整改期,整改期内淘宝会逐步将含有外链二维码的图片进行冻结,但不作商品删除、扣分等处理。

2)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个月后(2013年9月10日起)为执行期,将会按照《淘宝规则》滥发信息规定进行处理。

8月8日,支付宝公布了最新的支付漏洞,,数据直指手机平台,宣称陌陌、微信等热门应用成为黑客攻击的主要对象。在微信5.0版本集成支付功能之际,支付宝的支付风险提示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巩固自己支付市场的阵地。

8月1日,新浪微博联手淘宝网发布“微博淘宝版”,当用户账户绑定之后,微博用户将可以直接登录淘宝平台完成购买、支付等环节。

7月31日,“阿里将屏蔽微信淘宝客类营销应用数据接口”,下架卖家服务市场的微信相关应用的消息得到阿里方面证实,称“已经暂停了面向微信的第三方应用服务,目的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用户感受,控制淘宝交易的风险。”

阿里“封杀”微信5.0,源于阿里内心的恐惧。

1、 马云对阿里缺乏“移动互联网”基因的担忧

2013年年初,马云在向向全体阿里员工发送的关于对阿里集团业务架构和组织进行相调整的邮件呼吁公司进行变革和创新,并在邮件中说 “本次组织变革也是为了面对未来无线互联网的机会和挑战,同时能够让我们的组织更加灵活的进行协同和创新。”,“这是阿里13年来最艰难的一次组织、文化变革!”。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浪潮,马云也是无所适从,只能押宝全公司,发动全公司的力量进行变革和创新,以期能从中找到突破点,赢得未来。

相比腾讯在移动端的微信和手机QQ,阿里在移动端可以说毫无建树可言。

马云的胁迫创新,则是源于对阿里缺乏“移动互联网”基因的担忧。

2、 阿里还没有拿到移动互联网的“船票”

何玺在《阿里投资,只为安全感》一文列举了阿里在2013年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两个方向上所开展的收购名单。

1、投资新浪微博

4月29日,新浪董事长曹国伟通过微博宣布: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新浪微博,双方会共同探索社会化电商和移动电商。

目前,双方已经完成了账户互通,并对外发布了微博淘宝版。

2、增持UCweb

自双方加深合作以来,目前没有看到具体的合作措施。

3、 收购虾米网。

据悉,阿里正在重塑虾米网。7月11日,虾米网正式对外发布“音乐人平台”,音乐人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发布歌曲,如果用户进行付费下载,音乐人将获得分成收入。

大数据方向则收购了高德地图和友盟等。

阿里收购,只为安全感。这里的安全感就是在移动端的安全感,因为缺乏方向,自己又没有找到感觉,则只有通过频繁收购来布局移动互联网,以期未来能获得移动互联网“船票”。

3、 阿里担心在移动互联网“失控”

更为重要的是,马云已经意识到阿里的问题所在,即可能失控。一旦未来阿里在香港上市,凭借马云自己手里握有的股票,马云恐会失去对阿里这个庞然大物的完全掌控权,一旦如此,阿里将真正失控。

移动互联网是PC互联网的未来,也是马云的未来,更是阿里的未来,一旦阿里在移动互联网失势,随之而来的必经是阿里的失控,马云的失势。

现在,微信的成功正在威胁着阿里在移动互联网的市场。面对微信的微信,阿里心里着急,却又无能为力。

面对未知的移动互联网,面对火爆的微信,阿里有的只是恐惧。

面对恐惧,阿里能做的,只有“封杀”微信。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