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Web前端 > HTML5

一场噱头HTML5,是这位工程师拯救了Facebook!

2013-02-05 13:35 246 查看
每次,很多公司都是在开会,作为企业级项目解决方案的公司,很多公司领导都是搞创新,搞什么所谓的雄才大略,其实最好的应用就是一种成熟,最终发现的是一个一个普通的小的设想,而不是他们所谓的赚钱的方案书。

转载这些,自己也了解一下HTML5的不足。
http://www.csdn.net/article/2013-02-03/2814072-ondrejka-saved-facebook
拯救了Facebook的工程师——科里•昂德里卡

z



Cory Ondrejka,是这位工程师拯救了Facebook!

互联网起家的Facebook,虽然在社交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却在移动领域步履蹒跚困难重重。当初扎克伯格怒言称“押注HTML5是Facebook最大失误”,随即弃HTML5转投iOS
Native,你可曾知道这幕后的“救世主”竟是Cory Ondrejka,这位敢于拿事业冒险并拯救了Facebook的工程师究竟是何许人也呢?近日,Businessinsider资深编辑 Nicholas
Carlson还原了历史,带领我们重现事件始末。

以下是文章译文:





2011年10月,一名名为Cory Ondrejka的工程师站在了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面前,Ondrejka利用白板向Zuckerberg 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Facebook正陷入一个大的、危险的境地,而他表示虽然自己资历尚浅,但却找到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Ondrejka看来,Facebook目前的最大问题是其移动平台应用开发的“不作为”。 

作为iOS和Android平台最受欢迎的社交应用,之前版本的Facebook应用表现实在有些令人失望。

慢!
不一致的用户体验。通知栏说有更新,打开应用却什么都没有。
浏览器里打开Facebook的网页都比应用快3倍。
虫子太多,功能缺失

这款最早于2006年推出的应用并没有使用 iOS或者Android原生语言,而是基于HTML 5语言编写。因此,该应用于2011年10月发布后运行速度十分缓慢、难以使用。

正是由于其“不给力的”表现导致许多用户转投其他更快、更出色的移动社交媒体应用下。Ondejka告诉Zuckerberg他可以利用本地语言重新创建一款Facebook移动应用。

据华尔街日报记者Evelyn Rusli描述,起初Zuckerberg对Ondejka做法表示质疑。他不相信Ondrejka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改进Facebook应用性能,但是Ondejka用自己在技术资源以及工程开发方面所具备的优势说服了Zuckerberg,最终事实也证明了Ondejka的做法是对的。

2012年8月,Facebook发布了新版本应用,各大科技媒体和用户对新应用的速度和可用性给予一直好评。与此同时, Facebook开始从台式机向移动设方面过渡。

从下幅图表可以看出,自Ondrejka发布新版本后,仅通过移动用户端登入Facebook的用户数量开始不断攀升。





那么,这位敢于拿事业冒险并拯救了Facebook的工程师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Cory Ondrejka

Cory Ondrejka 1992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Naval Academy),主修计算机科学、武器与系统工程。2010年11月Facebook收购了由Ondrejka一手创办的“Walletin”的公司,随即便顺利成章的进入Facebook工作。在此之前,他还曾就职于一家名为EMI的唱片公司。早在EMI之前,
Ondrejka 是Linden Labs的一名CTO,主要负责开发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的工作。这份长达5年的工作经历让奥德里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他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关Ondrejka的更多信息,欢迎查看Ondrejka的博客、 Twitter。(注:关于预测的内容,本文并未摘译,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查看下原文和Ondrejka的博客)。(编译/夏梦竹、
审校/张红月))


HTML5史上最惨重的失败:Facebook放弃HTML5转投iOS Native

斯巴达的陨落:兵败苹果城下

不管怎么说,Facebook曾经有一个非常宏大的志愿:构建一个HTML5的帝国。当年Facebook偷偷研究一个名叫斯巴达的项目,初衷就是想在iOS平台开辟一块自己的根据地。对此,Apple一直没有表现出任何态度,放任其发展。在TechCrunch泄露Facebook的秘密计划半年之后,斯巴达进化为Open
Gragh,Facebook发布了Pay Dialog mobile SDK。又过半年,Facebook宣布放弃其基于HTML5的iOS App,彻底转为Native,又一次让HTML5 vs Native的话题升温。

我们不止一次的听到关于Facebook官方App的负面声音。mobtest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为什么Facebook的iOS应用如此之烂?

慢!

不一致的用户体验。通知栏说有更新,打开应用却什么都没有。

浏览器里打开Facebook的网页都比应用快3倍。

虫子太多,功能缺失。

文章同时分析了原因:

HTML和UIWebView没有Nitro JS引擎。Web应用通过UIWebView和本地应用通信,中间必须有一个JS桥接。

对类似信息采用不同方式来调用,导致无法同步。

这不仅是Facebook的一次思想的转变,也是HTML5史上最惨重的失败:或许人们对它的期望有些超前,它还没有做好准备。

HTML5



图片来源:espial

越来越多的鼓吹HTML5,它真能成为未来的主角吗?

Mozilla公司用HTML5构建了一套移动操作系统,而且准备在不久的将来投入市场。我曾经就此采访谋智网络董事长兼CEO宫力博士,他声称Firefox OS的流畅度要比同配置的Android设备更高;维基百科罗技公司在利用PhoneGap开发HTML5跨平台应用,用户可以在PhoneGap网站上看到更多推荐的优秀HTML5应用

也就是说HTML5理论上是可以做出“好用”的应用的,Hacker News上网友untog这样评论到:“我自己也做过HTML5应用,我不认为HTML5应用能做到Facebook这种(如此之弱的)级别。”

难道其中部分原因要归结于Facebook的工程师(在移动平台上糟糕的HTML5实现)吗?

Facebook



图片来源:federatedmedia

Facebook选择HTML5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吗?

互联网起家的Facebook,虽然在社交化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却在移动方面步履蹒跚。当Twitter、Linkedin在不断改进移动应用来获取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收益的时候,Facebook在艰难的努力让其app在移动平台上“just working”。Facebook不缺优秀的web开发人员,他们热爱php (1)(2)。他们希望,也认为能够不借助任何Native的手段来实现Facebook的移动应用,只开发一次,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适配,就能分发到各个不同的移动平台。他们押宝HTML5,打赌目前iOS平台对HTML5的支持将会在新版本iOS中得到改善。

本来凭借大量的用户,Facebook如果将HTML5在iOS上发展起来,将会成为HTML5历史中的一次重大胜利。无论如何,现实否决了一切。最终,Facebook不得不声称:“我们深切相信移动平台才是Facebook的最佳平台。”一句话:Facebook未能在iOS平台将HTML5发展起来。

又一个跨平台军团,败落苹果城下。难道说HTML5的命运和Java一样,最终无法突破iOS,成就究极【真·跨平台】吗?

iOS



图片来源:macrumors

iOS不需要跨平台,不需要HTML5?

和Facebook不同,Apple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Apple有自己的一整套生态系统,不需要依赖其他平台。Apple自己开发操作系统,只允许运行在自家品牌的设备上;只允许开发者在Apple的官方App Store上发布和销售应用,也只允许用户从这里获取应用。当然,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Apple一贯坚持的”简约、极致“理念,而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谁控制了渠道,谁就把握住了财富“。很明显,跨平台无论在哪个角度看,都违背了Apple的原则:它让事情变得更复杂更混乱,更容易脱离Apple控制。Android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它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给Google带来相应的利益。

HTML5虽然在不断改进,现在已经可以调用一些本地硬件驱动,但其效率仍然无法和本地应用相比,而且也无法做到和当前平台操作体验的无缝整合。最重要的是HTML5完全脱离了Apple的控制,推动HTML5的幕后主力是各大浏览器厂商,其中就包括Apple的死敌Google。

未来

不管怎样,Facebook此举对于用户来说,彻底告别了之前让人难过的操作体验,用上一款正常的iOS应用了。Facebook保证新的Native iOS App将更加流畅、和平台整合更加紧密。不过下一步,Facebook是否会考虑彻底放弃HTML5,在其他平台上也采用Native App?或者在遥远的未来,重拾旧日梦想,再次祭起HTML5?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