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开发者应该了解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内幕

2012-11-15 15:29 393 查看
都说LBS大退潮,很多当时风风火火插足LBS的公司也纷纷撤出了该领域,只剩下不过几家仍在坚持。而幼教领域,看起来一直都不瘟不火,但是真正做了的人才知道里面的门道。5月10日必帮咖啡馆,来自导航犬的CTO倪志和若云兄弟的CEO张大磊分别分享了自己对LBS以及幼教应用的心得体会。特别是张大磊,不光讲述了很多内幕消息,更介绍了他们作为一个纯技术出身的创业者,从失败走向成功的经历,以及如何面对大公司的抄袭。这些都是在公开的媒体上非常罕见的干货。如果您也不甘心只是每天看着各大新闻网站上不痛不痒的消息、分析,那就赶紧来加入CTO俱乐部吧。以下内容节选自嘉宾的现场演讲。

导航犬CTO倪志



导航犬CTO倪志
移动定位的介绍以及分类

移动定位其实起源比较早,我们定位技术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获取某一个位置和用户的一些具体信息,位置信息。LBS业务比较火,或者简称叫位置业务。这里面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首先是位置,还有一个是服务。我的理解首先第一个可能就是定位,怎么去确定它的移动设备和用户的位置,这是一个技术。后面是提供一些服务,知道这个应用设备和用户的一些位置以后,怎么去提供一些相关的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是我理解LBS的含义。

LBS最早出现的时候,并不是出于满足市场的需求,或者是一种商业的利益。而是政府出于对突发事件,或者对于救援的需求,或者说政策导向才产生务。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95年颁布了911的强制令,要求21世纪开始,移动运营商必须提供一个第三方定位的能力,就是当我用户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我打电话可能昏迷了,运营商必须要知道这个位置,以后这些无线通讯的标准必须支持这种定位的能力。包括在欧洲同样也颁布了一个法令,也是要在03年具备这样的能力,具备我一个运营商,我主动去定位用户的能力。基于这种技术需求的背景,我现在制定包括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讯标准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定位的技术已经纳入在这个标准范围里面了。

基于这种背景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要去建设移动定位的时候是花费很大的,运营商最开始利用这些定位的服务业衍生出一些服务,我记得中国移动最早也提供了一些比较初级的一些LBS业务,发短信定位,它其实就是利用这样的方式做初级的位置服务。在位置服务里面,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要去定义这个技术指标,可能会有下面的几个参数,定位精度。我们经常看到我们定位一个地方以后会有一个圈,有一个误差半径,叫定位精度。定位准确度因为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它肯定有一个成功率,多大的成功率能够定位在多少范围的一个指标,这是一个定位准确度的问题。还有计算时间,我们经常可能看一些技术大片的时候,看了一些犯罪分子打电话进来,警察就开始说,定时,赶紧定位,结果到59秒犯罪分子把电话挂了,没有定位成功,这说明任何的技术都需要定位时间的。还有定位技术是不是能够覆盖很多的场景,肯定它需要覆盖静止、中低速移动、高速移动,室外室内,包括城市,郊区。



现场观众提问
移动定位技术按照空间的位置分为GPS以及Cell-id定位。GPS必须要接受24颗卫星以上才能准确定位,它的定位精度是5-40米,或者更高。它GPS定位的缺点就是启动时间比较长。我不知道大家用没用过车载的GPS,能启动的时候,有时候会达到5-10分钟都有可能,它也受到气侯的环境,包括使用场景的影响。基于GPS定位的一些缺点,又提出一种叫做A-GPS,就是网络辅助的一个GPS,避免了长时间搜寻的过程,加快它的定位时间。

基于基站和小区的定位,要大概说一下移动蜂窝,因为我们后面会讲到基站定位,蜂窝是来自于自然现象的蜂巢,学术上为了更好的研究,把它划分成六边形,每一个蜂窝有一个基站,基站是比较固定的,大概能够代表小区的大概位置,这是它大概的技术原理。在这个标准,每个小区都有全球唯一的一个小区的识别码。

刚才说了一些基于蜂窝网络的定位方式,后面是WIFI的一些定位,每一个WIFI有一个全球的地址,这个地址其实就可以标示这样一个唯一的设备。而且我们知道我们默认WIFI的设备,可能它在一段时间不会走,把它的WIFI地址和他的位置对应,可能形成一个位置数据库,这种定位技术说白了就是我知道终端连着这样一个WIFI的地址,然后用它对应的位置IP标示它的位置。这种方式优点比较好,只要通过收集WIFI地址和位置就能够形成位置数据库,很多厂家也是这样做的。缺点就是WIFI的移动性也比较强,更新它有一个时间差。

刚才提的就是一些室外或者室内的一些定位,它的定位精度通常说应该有几米到几十米以上。实际上在我们室内更多的时候还想去有一些更精确的。我们想了想,在室内我想能不能定到楼层,或者是在某一个房间?实际上学术上面也在探索这种室内的一些精确定位的技术,这些技术其实原理上都比较简单,都是通过测量它的信号,通过多个接收点测量信号,通过三角关系算计,只不过说这个信号的载体可能不一样,可能有红外线,超声波等等这种东西。实际上这种技术,现在可能还在一个学术研究验证的阶段,大规模的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上在很多应用上有这个需求,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精确这种精确的定位。

位置服务的开发

我们知道最近移动互联网位置服务应该是非常火热的,坦率的说,为什么加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区别,从本意其实很简单,就是多了两个字“移动”。我自己理解对于移动互联网关于位置服务分类我把它分成两大一块,一个就是物质层面的,人对于物质层面的追求无非就是衣食住行,落后的这些加上位置以后,它会衍生出一些新的位置服务的应用,包括购物,基于位置方面的一些团购信息,广告推送,餐饮有基于位置方面的餐饮推荐。然后基于位置方面的一些住宿,最近叫“今夜特价酒店”。所有的这些传统的关于物质层面上的一些应用,加入位置服务后,它可能应该说体现了更多的一些新的特点,也有很多可做的地方。



现场抽奖环节
当然,精神层面比较简单,就是比较传统的Check in的,包括很多的应用,然后人既然在社会里,肯定要跟人打交道,及时通信。我知道大家可能对位置业务的熟悉是最开始是从Check in的应用开始。每个人做完一个Check in以后,到底接下来会做什么?当我们把做一个Check in的东西做出来以后,后续的发展是怎么样?包括位置服务,现在可能除了交友类的服务比较火爆一些,现在其他类的好象用户的黏性都不强。这是我包括我们现在做这一块位置服务面临的一些困难,就是怎么增强用户的黏性。另外是一个老问题了,就是位置服务没有一个明确的商业模式,怎么赚钱不清楚。

接下来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开发的时候碰到的一些问题,在移动终端上开发,肯定会有耗电量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开发过程中发现越想要定位好,定位精度高,那肯定非常耗电。所以说,在这个开发过程中,怎么平衡这两个点。这跟应用场景有关系,不需要定位精度那么高,甚至不需要海拔的,我只需要一个经纬度,可以把这个定位精度设置的低一些,特别是在一些定位的准则方面上调整,可以调的更宽松一些,这样能够保证这个应用业务能够耗电最小,这是一大块我们常见的问题,这个可能需要很多经验调整。

另外,在连续定位的时候更加耗电,像我们做导航类的,我要经常做导航,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要实时的跟踪用户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电量消耗非常大,那是不是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每秒钟更新它的位置吗?那也不一定,要看使用场景,包括条件判断,更好的去获取这个位置和时间间隔,出发条件今可能的降低电量。另外就是CDMA网络定位,当然IOS可能比较好一些,Android上面CDMA的定位可能要具体做的。这是在位置服务开发碰到的一些问题。

另外,我也了解了一些热点问题,大家说位置的数据源怎么的?咱们用了很多基站、WIFI,当然最开始的,最直接当然是可以和运营商合作了,我们拿到一些位置服务的基站的数据。另外,谷歌它也是在很多国家也派了很多街景汽车,手机基站,手机WIFI,在很的国家,甚至觉得它也在收集一些用户的隐私。性外其实还有很大一块,就是通过用户终端,在3.0之前就是我们自己在使用的时候,他会把你周边的一些基站数据,包括WIFI数据也会上传,然后丰富它的这些数据来源。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够覆盖全世界范围的数据。

还有一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大问题,既然我们做这个移动位置的业务,这个位置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它可能具有两面性,一面它是一个天使,一面它是一个魔鬼。天使就是知道这个位置以后,可能应用更有针对化。但是,实际上你拿到用户的位置,用户愿意不愿意给你这个位置,很多用户认为是一个隐私。我最近看到一个报导说一个咨询公司得出来全世界60%的用户愿意透露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我觉得还是很乐观的。实际上这个过程中,怎么样平衡位置和隐私的关系?我觉得作为在LBS领域做开发的,可能也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当然这是产品层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自己做一个小结,从技术层面来说,未来我认为移动定位技术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很多是朝着多样化、室内化、精确化、立体化方向发展。包括Check in有一些虚的签到,问题在于你核心的定位不准,那实际上这个地方可能带给业主更多的一些马上。更精准的方向,就是一个定位技术方向的发展,另外在室内定位,我们知道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更多的是在,当然室外占很大一部分,但是大部分在室内活动。那么,怎么去定位,让它更精准的在楼道之间,包括楼层之间定位,其实这是很大的一个可以发展的方向。

若云兄弟的CEO张大磊



首次创业便遭遇失败

我们做了一个公司叫若云兄弟,最开始成立就是想做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个性化推荐,做了一年多时间科技化推荐赚不到钱。我们之前做个性化推荐的意义非常简单,大家到处找信息在哪儿,我们想让信息流向人,我们希望你打开报纸,你看到的都是你喜欢的东西。前端我们为了训练个性化推荐,前端做了很多的 App,开始是推荐人的,也有一些是推荐个性化阅读的,我们会分析每一个用户看小说翻的速度多快,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兴趣爱好在哪些方面?我们也是通过这一块,慢慢了解在个性化推荐这一块,也相当与走进去了,从最开始的时候,用一些标签,然后根据频率的分布,到后来用协同过滤,再后来做了一些比较通用的系统,可以做视频推荐、信息推荐等等。我要把他推的更广,后面的投入扛不住。

从失败中走出来

在此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二点,如果你做一个 App,做之前,最好想清楚怎么赚钱。我们之前的经验如果这个广告不是你自己找来的广告组投放的,你干脆别干,因为少得可怜。我们现在在做的白房子,想做一个幼儿教育产品领域的服务。我们发现幼儿教育相关的服务都特别乱,作为家长你根本不知道哪个好,而且收费都很贵。

很多家长选幼儿教育相关的一些书,现在能找到的一些辅助他参考的书也比较少,可能去当当网,京东看看点评,但是那种不一定适合小孩。两岁小孩觉得好的东西,五岁小孩觉得不一定好。我们目前做6岁以下的,第一步我们会把这个行业数据库建立起来,我花了半年时间才把这个事情做完,第二会和国内的教育专家一起做

我们在上面想想,我到底去iPhone上面挖金子还是去Android上面?但是后来发现这些都不重要。我们自己做过的 App里面,我们自己做过的应用里面,不买宝的直接能够进入到iPhone推荐的前10,一天下载量几万,如果收费一天的下载量几千,就可以进入。但是,这些只能进入到前10,要想进入到前2、3就需要高下载两了。我在后来的时候发现,你要考虑更多的移动互联网他的特性,而不是他这个平台的特性。

有趣的统计数据

我们最开始注意到的是位置,我们最开始做过的一些应用,发现很典型的事情就是如果你给你的应用加上统计分析的系统,你会发现某几个很邪恶的地方,比如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尤其广东4、5年前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吗?我们做了一个iPhone的应用,我们上线了之后,一天比如说有5万人下载,有47000人来自广东,基本上是这样的数据。我现在都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广东会有那么多人,是因为富吗?大家如果做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时候在运营的时候,你要好好的想清楚,如果只是互联网营销可能变得越来越不靠普,很多事儿要在地面上下功夫,如果你做移动互联网,好好想象你的地方在哪儿,不同地方特点不一样。比如你去地级市推iPhone的应用,一直到现在为止我觉得还都不是特别靠普,因为现在iPhone主要的覆盖去还是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和一些副省级的城市,



现场观众提问

但是一般的在地级市内,你可能不一定效果很好。Android就不同了,Android最大的Android的消费量在大而散的那个3、4线,或者更低的城市里面,我们之前做阅读的东西我们就发现,有很多特别长时间使用Android的人,我觉得可能是要么是没工作,要么是实在是工作不太忙的。我们推测可能保姆、保安,类似这样的人是很大的用户。因为他们的习惯,我们是做数据挖掘,因为我发现他们的习惯和这些行业的使用习惯挺相似的。举个例子,大家都睡着了的时候,可能有人不停的反复的看。

第二个是对Social。我觉得真正的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着的,互联着的。举个例子,比如你想做一个应用,你做的这个应用是比如HTC的手机,或者是三星的手机,或者想做一个应用,想让你的每一个用户都连到你的后台的服务器端,上面产生服务消费,也没什么意义。为什么?如果我们做的东西不是在移动的设备上把人连接起来,那你要想清楚,因为我们之前做了一个东西,被一些大公司抄了。因为这样的东西,他们用户接受度大,而且它起来的很快,只要它起来,你没有什么机会,因为你就是一台控制器,连接到后台的服务器。

所以,我在这儿对大家的建议是,如果我们都做产品,要想怎么样把你移动的设备中的人连接起来,把你用户之间的链连接起来。这种东西其实不容易抄,因为你能抄走的是产品的形态,但是你很难抄走用户的关系链,你只有自己运营了才有知道,这是我在第二个里面给大家的Social上面的理解,你要好好想一想,怎么样把你产品的用户连接在一起,你要做移动着的,互联着的人的网,而不是移动着的,互联的设备的网。



现场抽奖环节

第三个就是移动Mobile,如果你是刚入行,你要想一下,手机其实和PC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第一个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手机真的很个性化,大多数人的电脑可以借给别人用,但是手机不能借给别人用,这样就可以想到,这里面有很多的机会在里面。举个例子,比如说它手机上面哪些东西比较个性化了?可能是他的短信,可能是他的电话,但是这种事情已经有人做了,但是实际上通过Mobile,有很多机构。举个例子,现在的定话本是一套通讯录,写着一些东西,这个可以简单的改一改,加上他的QQ、微博等做一个相当于个人名品这样的。你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来这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是怎么样的?各种事情都可以做,这种就是Mobile的特性,Mobile的特性上面,也一些是比较牵扯到隐私的,但是大多数还是很方便的。这是第二阶段我们觉得你做一个应用,要好好想一想,你是不是把人连接在一起了,是不是用了手机的特性。如果不是,就没法差异化了。

误区:用户不会为个性化的App付钱

我们之前抱着很好的愿望和想法在努力的做各种各样个性化的相关的 App,因为我们想总有人会为这个 App付钱,但是后来觉得这个事儿不靠普。我觉得要想有价值,第一个就是先搞清楚,我们做移动互联网有什么特点,从这个特点才能看出来,你做这个东西是不是对移动互联网有价值?在移动互联网上面只有碎片时间是适合的。他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先做什么,第三步再做什么,基本上都会挂掉。第二,他用的过程中,都是不动脑筋的,其实它很难静下心来,特别要动脑筋,让人深入思考的是最各种碎片时间的。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现在在移动互联网上面的东西我觉得和PC互联网上面的不同,PC互联网上信息过载,如果我们在移动互联网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这几块,我觉得大家要去想的,这是我认为的比较大的几个特征。第二块我觉得在移动互联网上面很大的特征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连接人和人,这个听起来好象是比较简单,但是其实是有些办法可以把它甄别出来。

总结

第一个就是要搞清楚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觉得大多数的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现在目前还是停留在工具类的层面上。第二个就是是不是你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考虑一下,第一你对这个行业有多了解,第二,你对这个特性有多了解,第三,你做这个事情的坚持,信仰有多少?第三个是能不能与用户的心理认同连接起来?第四个有没有地域性?第五个就是搞清楚用户的需求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