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民间资本进军保险业

2012-10-10 10:17 92 查看
当“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资本炒作归于平静,当炒房热潮退却,无处可去的资本正在流向一个新的投资领域——保险市场。资本逐利的特性决定了他总是流向利润率高的地方,在保险业的低潮期,为何民资却纷纷涌入?我们来请投融资培训专家孙多洋老师来给我们分析一下吧。

  

  除去真正看好保险行业想要长期持有的资本外,孙多洋分析道:“部分资本的意图无非是炒卖牌照,希望几年后赚钱走人,或者垂涎寿险公司充沛的现金流,使得民营资本进入成为一个幌子。”

  

  还有一类资本,他们的意图相对长远:即开业后短期内取得一定业绩,然后通过寻找战略合作者,引进外资伙伴等方式,找买家出手,而经过业绩包装的公司通常都能卖上不错的价格。

  

  股东的心思不在经营保险公司,而在投机,这也就是近几年保险公司股权不断更迭的一个重要原因。股权不断更迭,管理层也常常大换血,对于公司的稳健经营很不利。

  

  不过,随着监管部门对于参股保险公司股东的要求日渐细化,相信这样的可能性将越来越低。近年来,保监会相继出台了《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保险公司控股股东管理办法》等,对于保险公司股东及控股股东的资质要求进行了严格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股东投机的现象切实起到了防微杜渐的效果。

  

  去年以来,由于保险公司扩容,有很多民营资本企图浑水摸鱼,不符合发起股东资格却上报筹建,被保监会否决。

  

  根据统计,自去年7月以来,保监会已经否决了4家保险公司的筹建,包括神力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农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爱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筹建申请。

  

  被否的原因竟然都是应该最基本的条件不满足,包括股东方无自有资金出资,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发起股东企业从事的行业五花八门、公司资质不满足,高管不符合任职资格的有关规定等等。

  

  从寿险行业特征分析,保险公司一般需要5年以上才能实现利润。5年或者更长的投资时间,对于部分民营资本来说是一个很难接受的投资周期,对于希望能快速周转的民营资本来说,长期的亏损很难忍受,所以在投融资培训课程中,孙老师指出如果不是长年在资本市场搏击的经历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投资高手,一般不会选择保险业。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融资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