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一个计算机爱好者的不完整回忆(四十四)算是误入歧途

2012-09-24 07:43 489 查看
  金庸问答上线后,我没想到竟然会有那么多人玩,很多人加我为好友,都是一些金庸武侠小说的爱好者。

  我做金庸问答的时候大部分金庸小说都已经读了三遍,大约99年的时候读的第一遍,03年左右读的第二遍,去年读的第三遍,其中《神雕侠侣》和《书剑恩仇录》只在11年的时候读过一遍。倒不是说我多么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多时候只是忽然心血来潮或者纯粹是打发时间,像去年是因为来到大连工作,不能上网也没有电脑,只有一台PSP,除了和同事玩玩游戏外,剩下的时间怎么打发呢,读小说吧,相比较之下,我更喜欢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对于现在很火的网络小说兴趣不是很大。

  很多人都在QQ上跟我聊金庸小说,各个方面,其实有时候觉得也很无奈。我是一个喜欢扩展知识的人,比如我对某件事物感兴趣,那么我会了解很多与该事物相关的东西。在我当年读金庸小说的时候就很感兴趣,所以当时包括金庸写的其他一些文章也都读了,很多金庸好友、网友们评论金庸小说的文章也都很有兴致的阅读,当然还有网友们的争论之类的,还有一些纯娱乐的比如金庸小说中的高手排名、十大美女以及金庸书中的各种bug等等,读的很杂。读得多也有好处,跟各种人谈论金庸的各个方面都还能聊得起来,只不过当不断地有不同的人跟你谈论同一个话题的时候确实有点烦,对于他们来说一个话题可能只是谈了一遍,对我来说那就是不断地重复,跟我讨论金庸小说中人物武功排名的就不下二十人,其实这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关公战秦琼,怎么可能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还有一些想要神话金庸小说的人,有时候也挺让我头疼,讨论XXX为什么会爱上XX呢,金庸小说中的诗词分析之类的,唉。我只好对他们说我只是一个金庸小说的读者,我只是不小心很意外的做了一个金庸小说相关的应用而已,研究金庸小说的事我真不懂。跟每个人都这么说也挺累,所以后来特地在金庸问答的认证空间中写了一篇日志,介绍了一下自己的一些情况,怎么做的金庸问答,中心思想就是我水平很差,千万别把我当高手。

  当然,也认识了很多爱好金庸小说的朋友,由此也进入金庸爱好者的圈子了。我在以前写的一篇博客《将金庸小说数据化》中也提到了一些,他们好多人都玩条件题,我当时就琢磨是否可以将金庸小说分解成各种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搜索来辅助进行解题。经过一番研究,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只是数据的录入比较麻烦。从5月初到现在,花了将近五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7本小说的数据录入,其中八月份因为奥运会几乎没有进行录入,每天就是看奥运,补觉,并且奥运后生物钟也还紊乱了半个多月。

  大概在5月份腾讯搞了一个应用程序开发大赛,于是,就想着参加玩玩。由于金庸问答玩的人很多,就以就想做一个金庸问答的续作,当然,前提得是我把金庸小说的数据都录入电脑,然后以条件题为主。由于数据的录入是一个很花时间的活,所以就先做了一个许愿微博彩票的应用,不过效果不怎么好,玩的人一直很少。没想到的是这个彩票应用让腾讯的人联系了我好几次,有开发大赛方面的也有开放平台本身的人员,给我提了一些建议,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他们。在这方面我觉得腾讯做的还是不错的,包括后面我做的那个进榜的应用,他们也跟我联系过,提出一些建议等等。

  彩票的应用不是我的主打,我当时就是打算做出金庸问答的续作。如果仍然沿用金庸问答的设定,那么就略显没有新意,所以就又想了一个游戏方式,于是很快就又做了一个开心教育委员会,算是金庸问答2的预览版,除了题目不是金庸题目外,剩下的基本上应该改动不大了。于是把这个开心教育委员会也提交参赛了——没啥想法,反正参赛也是免费的,而且不参赛的话每次进入管理中心还总能看到提醒你参赛的提示,碍眼。

  金庸小说的数据录入进展没有想象中的快,到七月份开始工作也比较忙,八月份还有奥运会,所以基本上我要用金庸问答2来参加这个应用大赛已经不太可能了。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我说我进入金庸这个圈子算是误入歧途了,要不然这几个月我得写出多少应用来呀。不过当不存在功利思想的话,其实也挺开心的,不是么。最开始进入金庸爱好者的圈子时自己真的水平很差,不过靠着这几个月的数据录入,对金庸小说中的细节也了解了很多,虽然还有一半的书没录入,但是也已经提高了很多,虽然最终我成不了顶级大神,不过成为一个高手应该还是可以预见的,符合我一贯的风格,爱好者么,做到比大部分人强就可以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