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移动开发

六大生态系统的崛起:Apple、Google、Microsoft、Facebook、Amazon、Sony

2012-05-04 15:01 411 查看
Apple、Google、Microsoft、Facebook、Amazon、Sony 六大 IT 巨头,希望你通过一个生态系统和统一账户就能获得需要的所有互联网服务,无论这些服务是电影、音乐、阅读、游戏还是购物、支付和社交。同时,生态系统和统一账户,也是我们对于互联网一直在谈论的概念。

下文是著名科技博客 theverge 对 6 大巨头生态系统进行的全面对比分析,了解各网络巨头的数字生态系统构成和缺口,你或许就明白这些大公司每一步背后的战略意义。

1、电影与音乐

  自人类诞生以来,娱乐就一直是盘大生意。电影和音乐是目前最主要的两种形式。假如你让人们喜欢的歌曲、音乐和电视节目都唾手可得,在打造优秀生态系统的路上,你就成功了一半。

  音乐

  苹果在十年前推出 iTunes 音乐商店后就赢得了先机。在那之前,数字音乐几乎只能通过非法的文件分享进行传播,人们并没有对下载付费的习惯。而 iTunes 以及大受欢迎的 iPod 的出现,一举解决了这个难题,成为了最知名音乐商店。在那以后,人人都在追赶这个潮流。

  Amazon 的 MP3 商店用一个网站模仿了 iTunes(无需专门的软件),并同时推出了自己的 Cloud Player(云端播放器),能够储存 5G 音乐, 在 Windows 和 Android 设备上都能播放。Google Music 的做法也基本类似,只是把 5G 的限制变成了 2 万首音乐,它目前最大的不足便是只限于美国地区。但面对这些雨后春笋般冒出的云音乐服务,苹果并没有免费的应对措施:它的 iTunes Match 服务每年收费 25 美元,能把你的音乐收藏在各个苹果设备上同步。对那些音乐库巨大的人来说,这或许挺值,但 Amazon 随后推出了每年 20 美元的服务,能存储无限多的 AAC 和 MP3 文件,还附带 20GB 的在线备份空间。在这三个类似的服务当中,Amazon 的方案价值更高、更易访问,但由于苹果起了个大早,积累的许多用户会因为惯性就不愿另投阵营了。

  微软和索尼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在微软的 Zune Marketplace 上,你只需每月支付9.99美元,就能无限制访问微软手上所有的正版音乐和音乐视频,无论是 PC, Xbox 360, 还是 Windows Phone 都可以消费这些内容。索尼也有自家的 Music Unlimited 音乐订阅服务与微软抗衡,消费设备也有更多选择:PlayStation 3, Bravia TVs, 蓝光播放机, Walkman 以及 Android 设备,不久还会增加对 iOS 设备的支持。它的基本服务只需每月3.99美元(顶级服务为9.99美元),功能与 iTunes Match 接近——允许你播放你已有的音乐收藏。相较之下,Zune 更为灵活,你既可买音乐,也能通过每月订阅服务进行“租借”,但索尼的跨平台策略让 Music Unlimited 服务更易访问。

  Facebook 没有自己的音乐服务,但它最近大量接入了流行的音乐服务,这意味着它并不一定要有自己的。你只需使用 Facebook 证书(仅限于美国)就可以访问 Spotify, Last.fm, MOG 和 Rdio 上的内容。不管怎么看,Spotify 都是 Facebook 上最出色的音乐服务,有着最大的音乐库,提供每月最高 10 小时带广告的音乐播放服务(美国的这一限制已被去掉,以吸引新的顾客)。它4.99美元的套餐把广告和播放限制都去掉了,9.99美元的高级服务还支持离线和手机播放功能,这样一来,和微软及索尼的服务就更相似了。Spotify 在和微软和索尼的竞争中胜出,多亏了它更活跃的用户参与以及几乎全平台的应用(iPhone, iPod touch, Android, BlackBerry, Palm, Windows Mobile 和 Windows Phone, 甚至还有 Symbian)。



  电影和电视

  Facebook 与细分领域的领先者们合作(如音乐),在电影上面可以看到同样的策略:它与 Netflix 达成了合作协议,允许 Facebook Connect 访问电影流媒体服务。可惜的是,这只适用于美国境外(《1988视频隐私权保护法案》禁止视频租赁公司公开用户的身份信息)。Netflix 已在力促修正该法案,但目前该服务仍无法向其最大的市场提供。这一麻烦暴露了 Facebook 年轻的生态系统里颇为脆弱的支柱:一味依赖其它公司提供内容,不可避免地会让这个社交网络的服务受制于外在力量。如果 Spotify 或 Netflix 被 Google 吞掉,会是什么情况?假如某个领域的市场领导者真的被 Facebook 的直接竞争对手吞并的话,Facebook 又将如何应对?Facebook 在不远的未来就必须要回答这些问题。

  和内容一样,内容提供商也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在 Apple TV, Google TV, Xbox 360, PS3, 甚至在 Kindle Fire 上你都能看到 Netflix 的身影。如果你想把最新的影视内容在 HDTV 上面播放的话,名单上的 Xbox 360 和 PS3 可能就是你的最佳选择了。Xbox 360 上的 Zune Video Marketplace 不久前与 Comcast Xfinity On Demand, HBO Go 和 MLB.tv 达成合作,让第三方内容提供商阵容不断壮大。索尼的 PS3 则与 Hulu Plus, Vudu 以及其它第三方内容提供商合作,与 Xbox 360 抗衡,它还同时支持 Amazon Instant Video 的流媒体服务。你如果再把索尼自己的 Video Unlimited 电影租赁和购买服务算进来,你就有数不过来的内容提供商了。

  在电影和电视的流媒体服务市场上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这个市场非常分裂,没有任何一个服务能够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而这并不难理解——每家公司都有许许多多的版权所有者要安抚,这样流媒体和下载服务才有存在的可能。Google 在 Google TV 上面临的困难就是一个颇有教育意义的例子:内容提供商“主动地”远离 Google 的机顶盒。同样,苹果在 Apple TV 上的表现也不如人意,只拉拢了 MLB, NBA 和 NHL 等电视台,于是只能高度依赖 iTunes store 来满足人们的多媒体需求。

  视频点播服务发展到像音乐服务那样的成熟度还要些时日,在那之前,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服务提供商(而他们所提供的许多内容都是重合的)、让人眼花缭乱的价格方案和订阅选择、以及许多国际的不一致性。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提供了真正协调而全面的视频点播服务。

  

[b]2、阅读[/b]

  很显然,Amazon 已经成为最大的电子与纸质书店。Amazon 的自动同步系统可以让你的阅读进度在多种不同设备之间同步,而电子书阅读器已经成为其卖的最火的一个业务。索尼的系列阅读器产品在日本本土表现不错,但是与 Kindle 在全球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其打造的生态系统相比,索尼完全无法与之进行竞争。如果阅读是你的焦点,那么 Amazon 确实完全可以满足你几乎任何需求。免费的 Kindle 应用支持 PC、Mac、Android、iOS、Windows Phone 以及黑莓几乎所有平台设备,同时它还针对 iPad 和 Android 平板电脑做了特殊优化。如果以上这些设备都出了问题,别担心,它还有云端的 Kindle 阅读器,允许你通过网页来阅读。

  Amazon 以卖书起家并且到如今势头依然强劲

  苹果与 Google 的电子书商店将是挑战 Amazon 霸权最大的一个竞争对手,但是二者都无没能提供类似 Kindle 那样为各种设备都量身定制的相同用户体验。随着慢慢发展,苹果很可能在电子杂志和报纸订阅方面拥有较大优势,特别是通过其电子书报发布平台。整个出版业正在努力寻找电子期刊盈利的道路,而苹果的 iPad 平板电脑看起来是驱动其发展最好的设备。iPad 高效的性能、火爆的流行度以及最新的视网膜屏幕将是人们通过其平台购买书刊报纸最好的驱动因素。然而对于苹果来说,其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是其电子书报发布平台不会出现在其竞争对手的设备和平台上。因此你在的平台和设备的选择余地将非常有限,你只能选择苹果的设备来消费这些富媒体内容。

  Google 号称拥有最大的电子书籍库,大约在 300 万册左右,但是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终端设备来驱动用户适应自己的平台。尽管 Android 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智能手机供消费者选择,但是到目前为止,它既没有一款电池寿命可以长达 1 个月的E-Ink 阅读器,也没有类似 iPad 那样界面非常出色的彩色屏幕平板电脑。尽管 Android 系统催生了平板的发展,但是相对于苹果的 iPad 和 Amazon 的 Kindle Fire,Google 在终端设备这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微软阅读器

  微软和 Facebook 都没有针对电子阅读市场的直接战略。微软曾经尝试过,推出了自己的微软阅读项目,但是在去年 8 月底自己关闭了这个项目。而对于 Facebook 来说,由于公司还太过于年轻,目前的主要精力将放在音乐与视频内容上。

3、游戏

如果没有出色的游戏,那么游戏硬件设备几乎没有什么价值

游戏开发商喜欢标准化的硬件平台和开发工具。因此尽管他们已经存在大量的受众,但仍将主要的时间花费在旧有的Xbox 360和PlayStation 3上。现在,PC桌面提供的视觉效果已经比微软和索尼的主机游戏好了很多,但是其潜力还未得到大量开发,因为开发者仍然将主机游戏放在了发展的首位。像开发了“战地风云”系列游戏的DICE公司,虽然专门为Windows的PC开发了游戏,并且推动了图形在PC上的艺术保真效果,但是这也只是少数的几个例外。

除非微软和索尼这两大主机游戏巨头升级自己的家庭娱乐硬件设施,否则大型游戏和高端图形显示技术将仍然待在类似DICE、Crytec以及Id这样的软件公司团队里。同时,如果你想要获得非常好的游戏体验,Windows平台的软件仍将是最好的选择。Valve的一条龙服务已经让购买网络游戏变得非常简单,它已经在玩家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坚固的社区,其影响力正蔓延到苹果的OS X平台。同时,苹果的OS X仍然不是游戏玩家的首选平台,因为它提供给玩家选择的范围很窄,而且在更新方面常常落后于Windows平台。

微软已经征服了桌面电脑和主机游戏,但是移动游戏则是苹果的天下



苹果在游戏领域的真正力量在移动设备,并且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当苹果于2009年推出第三代iPod时,乔布斯就说要把PMP打造成为一个游戏机器,因为用户已经将其作为iOS便携式主机游戏的概念。在后续的几代设备中,其处理器获得了巨大更新,包括苹果自己设计的芯片,这些帮助苹果在这个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真正推动其平台向前发展的是硬件设备的一致相容性和App商店带来的大量市场。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标准化的硬件平台和一个标准化的开发工具以及一个广泛的受众。

Google的Android生态系统的发展路径与此非常类似,但是有几个因素抑制了其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其设备和操作系统版本的碎片化,“愤怒的小鸟”开发商Rovio就抱怨说,要开发支持Android系统的游戏,你不得不同时支持各种各样的Android软件版本和大量不同的Android硬件设备。

Amazon的App商店是另一个Android游戏的分发渠道,但其目的不是作为Google应用商店Google Play的补充,而是希望能取而代之。在这个问题上,其实Amazon没得选择,因为其Kindle Fire不支持Google Play,因此它只能自己建立应用商店。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手机里有“愤怒的小鸟”

微软在移动游戏这个领域的处境最为凄惨,“愤怒的小鸟”开发商Rovio曾表示还没决定是否将开发支持Widows手机的太空版“愤怒的小鸟”。即使是目前其平台上最热门的游戏Snake 97,也是在登陆Android和iOS平台几个月后才进入Window手机平台的。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那么微软在这方面肯定就落后于Android和iOS了。同时,微软自己内部做的很糟糕,Xbox Live应用都已经支持iOS了,但是自己的手机平台与Xbox却没有完全打通。尽管微软的开发工具可能是很好,但是没有吸引到足够多的游戏开发者来打造优质的内容。

Zynga是吸取Facebook用户时间的主要供应商

Facebook的游戏策略非常简单,它提供游戏开发商进入其平台的三种方式:Facebook网页、手机接口以及Facebook Connect,进而打造自己在该领域的强大影响力。简而言之,Facebook不希望成为游戏的直接开发商,而是希望通过提供类似Facebook虚拟货币这样的工具来保持自己在游戏领域的领地。

4、移动

移动战争的一半在于吸引开发者

六大巨头中有三大分别拥有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Apple有iOS,Google有Android,Microsoft有Windows Phone。除此之外,Amazon和Sony也通过出售拥有定制化界面(接口)的设备掌握话语权,而Facebook干脆收购了全球最为火爆的应用之一,Instagram。各家在部署移动战略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各有千秋。现在,移动端的业务从发展,扩张到最终的盈利已经有一段年月。所以,对六大巨头来说,它们要么得控制移动设备,要么得控制在上面跑的应用,才能保证自己的大生态能够稳健发展。

Apple在推iPad时不使用Mac OS而是新推iOS,一开始还受到不少诟病,但是后来这个决定被一次次证明是对的。现在,原先Apple闻名一时的Mac OS X也要跟“MAc”撇清关系,去掉了前面“Mac”,而慢慢向iOS靠拢。尽管iOS有其局限性并不完美,但不可否认,iOS简洁的设计和易用性还是为其赢得了广大用户。而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聚集到iOS上来开发应用,也使得iOS的整个生态欣欣向荣。对Apple来说,iOS上广泛的开发者基础也让他们掌握了控制权:即他们可以筛选那些最为优质的应用提供给消费者。而Apple在整个移动端的作用其实堪比Twitter:Apple可以专心研发新功能,而它的深度用户会不断在上面推出吸引眼球的内容。Apple的整个势头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

iOS VS Android——时代之战

夸了Apple这么多,现在让我们来看看Google。Google新推的Android4.0进步不小,跟iOS相比拥有更多的定制化功能和灵活性,因而受到不少开发者青睐。在两大平台上,用户可选应用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当然,只有像Paper和Sparrow这样的大热应用也发布在Android上时,这种差距才会完全消失。跟竞争对手相比,Google的一个很大优势是,它自己开发了一批最好的移动和网络应用。Google的Gmail客户端支持标签和线程功能,基本上覆盖了网络版的功能。而且,用户一旦在移动设备上登陆Gmail,整个设备就会自动根据用户的账户信息进行初始化。

对任何一个生态系统而言,让用户在新设备上可以轻松进行初始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而Android无疑是这一方面的赢家。Google的Gmail服务堪称业内最好,这为其积累了广大用户,很多用户也顺带使用了Gtalk,Google+还有Google Voice。如果说Google在哪一块做得不足的话,那无疑是:运行Android的机子太多了,而这为开发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他们需要根据手机不同的屏幕尺寸和处理器规格来调整应用。而对用户来说,假如他们换了一款手机,也可能会有不一致的用户体验。



而Amazon通过对Android的调整并推出自己的Kindle Fire,更进一步缩小了Apple和Google之间的距离。Amazon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媒体消费上,它砍掉了Android上面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对用户来说,只要他们购买了Amazon的设备,他们就可以享用Amazon应用商店提供的各种内容,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Google Play只卖移动应用的不足。Kindle的电子书市场,Amazon MP3,还有即时的视频流服务,都是Amazon的杀手锏。

而且。Amazon在设备的初始化上面走得比Google更远,用户在Kindle或者Kindle Fires上登陆账户时,会自动加载用户作为买家的账户信息。尽管这种做法乍一看让人有点不安,但是实际上,这却方便了用户得到更为顺畅的体验。不过,目前Amazon的业务规模还不至于搅合整个移动端,所以,它尚未百分百加入这场战斗。

除了操作系统以外,移动生态似乎还有别的发展空间

Windows Phone是Microsoft重整雄风非常重要的一步,Microsoft试图通过Windows Phone来为用户提供最为平滑最为经典的体验,以期跟iOS和Android4.0抗衡。但是,Windows Phone现在的问题是,它即没有使用它的广大的用户群,也没有支持它的多元化的应用,而后者正是iOS和Android发展市场很重要的一环。对Microsoft来说,Windows Phone还是他们相对薄弱的一个战斗力,他们在一段时间内还必须不断优化Windows Phone并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引导市场。

跟Android一样,Windows Phone也有一个联通应用商店的网络接口,这样所有应用就可以直接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也可以用于远程的手机位置跟踪,通过密码对手机进行锁定等操作。Apple通过iTunes也有相似的远程控制和应用安装功能,但是并没有像Google和Microsoft做得那样精细易用。

尽管关于Facebook推出手机的谣言已经传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扎克伯格当前的目标似乎是,在所有可见的平台上构建自己的社交网路。通过Facebook Connect,用户可以登录一些最为时兴的应用,比如Skype,Foursquare,Groupon,Draw Something等等。假如应用开发者可以对Facebook现有API进行充分利用,应用用户就可以将内容贴到Facebook wall上,签到,并开展Facebook上的各种社交活动。所以,现在的Facebook很像当年尚未推出Chrome浏览器但是已经将搜索做得风生水起的Google:尽管Facebook并不能主宰用户去使用它提供的服务,但是因为Facebook让很多用户体验都变得更为简单,因而其用户还是在不断增长。而且,Facebook不出售自己的硬件,就意味着消费者在成为Facebook的用户的同时可以自行选择硬件。

有一天PlayStation认证可能意味着什么,但今天它还是一个空洞的标签

跟Amazon一样,Sony试图通过为用户提供独家的用户体验,来进一步改造Android。但是,跟Amazon不同的是,Sony的整个改革力度还流于表面,只是发布了一些畅享音乐和视频的应用,而整个PlayStation还尚在襁褓。先前,大家认为PlayStation的认证可能会在整个移动游戏中掀起轩然大波,但是现在的PlayStation只是充斥着一些Sony和SonyEricsson的移动产品,显然没有达到先前的预期。Sony在PlayStation品牌建立和产品丰富上面也不给力,这就使得它在移动战斗中总体落后。实际上,Sony的移动设备上所有的产品,在Android上都可以被拷贝出来,而且Android上的软件更新还比Sony的还要快。

5、桌面系统

PC机离死亡还很远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虽然和移动互联网相比,桌面互联网正日渐式微从人们的第二屏幕变成第三甚至第四屏幕,但是这种过渡还需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现在,Windows系统仍然在企业和消费者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占据了最大的一部分。微软公司现在也正在不断努力的提高Windows 8上各软件之间的联系和交互能力。比如通过Windows 8右侧的Share功能,Metro应用能够进行信息分享、交互,并调用多个程序完成一个任务来改善用户体验。微软向着这个方向的努力很好的说明了一个好的生态系统架构可以在不影响软件开发过程的前提下来提高第三方软件的效率和体验

苹果Mac OS系统的市场份额明显要比Windows系统小得多,但其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本身就催生了大量的用户体验优势。比如简单的拖放操作即可安装、卸载软件,AirDrop可以让用户在同一WiFi环境下的Mac电脑进行无缝分享,Mac App Store也让用户搜索并安装新软件变得相当容易。另一块微软需要迎头赶上的则是系统的基本功能,在Mac OS中,像那些预先安装好的iMovie、iPhoto、GarageBand等功能非常好用,另外软件开发社区也推出了很多杰出的软件,比如邮件管理软件Sparrow、截屏分享软件Skitch、管理软件Things以及高效操作辅助软件Alfred等等。只需打开App Store,苹果用户便可以轻松找到想要的软件,无需到网上费力的搜索查找,这也是苹果桌面生态系统设计的精明之处。

面临同样的挑战,但创新速度比移动领域要慢

不过,苹果系统和微软系统目前也面临着共同的难题,他们都没有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苹果强制用户使用并不完善的iTunes来管理用户的内容、订阅和苹果设备,而微软也没用让用户充分利用它优秀的多媒体中心套件。但由于桌面电脑恰恰又是多媒体娱乐生态系统中最合适的一个联接中心,现在两大桌面系统公司都没有推出一款优秀的多媒体集中管理套件来迎合渐渐兴起的家庭多媒体互联中心,这不免让人遗憾。

另外,索尼、Amazon和Facebook这些公司又都将自己限制在以网络为基础的服务上,并仅仅是依托在两大系统下面推出一些小打小闹的应用。由于索尼本身有一套完整的产品线,用户很可能认为索尼应该担起这个任务。但从目前来看,该公司的大部分产品和服务仍停留在传统的“软件”阶段,而不是“系统”。当然,根据索尼新CEO Kaz Hirai最近提出的“One Sony”未来发展战略,可能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一体化”产品和服务的出现。但关键的问题在于,现在这些坐拥电子消费市场的大佬们,根本不是现在移动互联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合适人选。

Chrome OS理念不错,但功能和用户覆盖面太窄

Google是目前唯一一家尝试去和苹果及微软争夺桌面操作系统市场的公司,但其Chrome OS系统并没有多少亮点,甚至被人认为它只是一个“商业”软件。就像Amazon的Kindle Fire一样,Chrome OS更多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服务环境,而不是去“连接”那些设备,因为Chrome的定价模型是按年收费,而不是免费或收费套装。这就像Amazon用Kindle Fire让人们接入Amazon的电商系统一样,Chrome也是让用户接入Google的浏览器系统。虽然最近的系统更新使得Chrome OS增加了更多的桌面功能,但是消费者仍然不是很买帐。未来可能出现改观,但是现在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Windows 7要么是OS X。



6、购物和支付



亚马逊的商品从椅子到真空吸尘器无所不包,其网上商店带动了420亿美元的年收入,是无可争议的在线购物霸主。这家公司最初以在线图书销售维生,随后又一脉相承的引入了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及电子书店。而通过广泛发布其相关的Kindle应用,并且保证大部分操作都能在浏览器中完成,亚马逊已经使得其服务不依赖于某个具体的平台了。另外,Amazon还在2006年引入了亚马逊支付平台(Amazon Payments),让其他在线零售商也可以使用他们的在线结算服务。不过遗憾的是,目前为止仍只有J&R和联想等少数在线商家在象征性地使用该系统。

Google的支付服务Google Checkout与亚马逊支付平台同年推出,针对的目标市场也相同,最后面对消费者与商家时还是面临类似的遭遇。但是Google并没就此放弃,随后又面向Android移动平台用户推出使用NFC技术的手机支付服务。该服务与万事达卡(MasterCard)的PayPass绑定,旨在简化移动小额支付,此举也重新点燃了Google在支付处理服务领域的兴趣。目前这个服务已经整合到Google Play商店移动应用的购买及应用内升级的支付流程中。不过不幸的是Google Wallet在几个月前曾曝出过安全问题,并且推广速度也非常慢(未在美国以外的市场推出) 。也许这些问题是你向市场推广新产品必定会遇到的挫折吧。

Microsoft Points(虚拟货币)可以用在很多方面,但是现金仍然为王

Facebook Credits和Microsoft Points都能帮你把现金变成可以在特定生态系统中使用的虚拟货币。两者都面向与游戏相关的支付领域:Facebook Credits主要用于FarmVille、模拟人生等社交类游戏的应用内购买,而Microsoft Points则主要用于Xbox Live平台的游戏购买以及自定义头像等消费。此外后者还可以用于Windows Live中游戏的购买,或者是Zune市场音乐和电影的购买。初看起来,把现金变成单一目的的消费券似乎并不划算,但货币的标准化使得不同地区的不同货币能够享有统一的支付体验。不过即便有这种好处,该过程还是引入了一个额外的步骤,所以近日也有传言称微软正考虑放弃Points系统转而采用现金支付。

尽管各自需要处理来源于内容以及其他订阅服务数以百万计的支付,苹果和索尼采取的支付方式则又和以上所描述的截然不同。而相比索尼在PS3上较为勉强的盈利,苹果由于拥有App Store、iTunes、Newsstand及应用内购买使得其遥遥领先。另外还也有传闻说苹果将在下一代iPhone中集成NFC功能,推出自家版本的Google Wallet。不过,即使苹果在移动支付领域有很大的影响,但要我们要告别传统的纸币和信用卡支付方式转而完全采用智能手机支付,恐怕也还需要很长一段过渡时间。

安全问题不会让我们放弃网上支付

索尼支付和Google支付都在遇到问题后进行了紧急修复。因为他们都希望你通过他们的平台去花钱,因此会尽最大努力让整个支付体验更安全、更流畅。不过,我们现在都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移动支付进展过于缓慢。即便Amazon和Google都在努力,到现在也还没有一个普适的支付操作选项。因此在这些服务完全发展成熟前,我们都不可能拥有一个真正完整的数字媒体和娱乐消费生态系统。

7、社交

无论你是喜欢还是讨厌Facebook,你很可能已经在用它。

想想看,你最近访问到一个没有Facebook“Like”按钮的网站是在什么时候?现在,Facebook的活跃用户数量太庞大了(月活跃用户达到了8.45亿),这使得Facebook给某些网站带去的流量甚至超过了Google。所以,很多网站不得不使用它的社交插件。而这种做法的直接结果是,整个主流网络都为Facebook的发展提供了阳光大道:各大网页上分享到Facebook和Twitter上的按钮的作用,已经堪比电子邮件分享。

Facebook轻易成了社交大佬,其他玩家境遇如何?先说说亚马逊。其实,亚马逊从未真正插足社交,也无意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只是在它的Kindle软件上添加了一些分享特性。苹果虽然看上去也是局外人,但苹果实际很早就试水社交网络:2010年9月,苹果推出了音乐社交网络Ping。不过Ping败得很惨,现在用户基本无视iTune上面的Ping图标。苹果的Game Center同样表现平平。Game Center的本意是想匹敌微软Xbox上的积分系统,并帮助iOS用户追踪他们在不同游戏中的成绩以方便好友间的沟通或竞争(苹果为此还把它带到了Mountain Lion桌面系统中),但从结果来看,Game Center在短时间内还是不会引起公众注意。相反,iPhone用户更喜欢用Facebook或Twitter分享它们在游戏中的成绩,而不是苹果自己的软件。对苹果这样一家自诩生态系统中囊括了各种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来说,“社交”无疑是它的一个败笔。而一个强大的社交互动模型,对一个现代的数字生态系统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那么到底谁敢叫板Facebook?Google+!

在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这点上,Google比苹果还要杯具。Google先后推出过好几个产品:首先是Google Wave,一个实时社交协作平台,然后是Google Buzz,直接被整合到了Gmail中,但这些产品都反响平平。不过,Google很快砍掉Wave和Buzz,并隆重推出了Google+。毫无疑问,Google+算是与Facebook最正面的竞争,也是Google未来的社交平台。现在,Google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在推广Google+:在它所有的网络产品顶上都添加了一个工具栏。无论你在读什么,你都可以直接通过工具栏右侧的按钮将它分享到Google+中,或者点工具栏左上角的+You按钮跳到你自己的页面。

而且,现在的社交互动还不仅仅发生在社交网络中,实际还有很大部分的沟通和互动是通过即时通讯和Email实现的。Google已经在邮件客户端获得了胜利,它的Gmail堪称业内第一。在即时通讯领域,Google的 GTalk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说苹果也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产品的话,那么答案就是iMessage了。而Facebook也很注重在这两个领域的战略部署,已经小心翼翼地推出了自己的邮件服务和IM服务。而且,这两个服务都已经被整合到它的网站和移动客户端上。有意思的是,苹果和微软的邮件服务都附上了一个顶级域名,@me.com和@live.com。在同步邮件方面,苹果通过iCloud做得不错,但是相比之下使用微软的Microsoft Exchange的人更多。

此外,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社交战略,微软还收购了Skype。此前,微软已经控制了全球使用最广的操作系统,也推出了自己的用户社区Xbox Live。但是,目前微软还没有很好地消化Skype。对微软来说,让用户在它的生态系统里实现无缝联通,是个美妙的愿景,但是目前还任重道远。而且从技术上来说,苹果的Facetime和Google的Hangout已经在视频通讯领域对Skype构成一定威胁。好在微软还有Xbox 360:Xbox 360目前仍然是最牛的控制台,假如你觉得Facebook和Twitter占领了你太多的社交空间让你窒息,Xbox Live里面或许还有一片净土。

从社交战略上看,索尼和欧美国家的联系并不算强。尽管Sony在PS3上整合了Facebook,但是,却没有打通Twitter。而且,假如你想告诉其他人你在游戏中做了什么,你也只能通过操作台内置的浏览器。基本上,不管是PS3,还是整个索尼,都落后于当前主流的生态系统及其产品。当然,Sony方面也进行了各种尝试,比如在PS Home中提供漫游在虚拟环境中的3D人物。不过,PS 的整个设计更像是社交游戏,而不是一个在游戏控制台里的真正的社交平台。所以,索尼要在它的最新Vita控制台里添加Twitter客户端并紧跟趋势。只是,目前Sony相较其他生态系统确实没有什么优势。

[b]8、生态整合[/b]



把自己紧紧捆绑在一家公司上来获得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值得吗?

那么以上各项元素之间的整合如何呢?——摩擦众多。常有美誉苹果者说只要你不迷路紧紧遨游在苹果的生态海洋里,那么你会各种一帆风顺。大部分情况下是这样。苹果也曾努力将iTunes推向Windows平台,但是表现平庸。苹果的Thunderbolt显示和iMac只能与其他Mac Thunderbolt产品兼容,iOS应用只能在带着被咬了一口的苹果logo的产品间传递,OS X和iOS系统也只能在苹果产品上运行。因此正如众人所说,苹果高墙筑起。不过内里花园也不如你想像的优美惬意。比如要为同一款应用的iPhone、iPad和Mac版本购买多次。而iCloud虽然解决了许多数据同步繁琐的问题,但是其或许走得太远,自动同步太多的东西。其中就包括自动同步照片到Photo Stream并且无法进行单张删除,这一问题在最近的iOS 5.1更新中才有解决。

Amazon的专注虽然比其他几家公司更为狭窄,但是其内部产品间的整合或许是最为紧密的。虽然其自动同步体系让你不必将自己束缚在任何一台设备上,但是能无缝出入各大主流平台也使得拥有一台Kindle电子书分外不错。尤其是不久前Kindle Fire平板发布,使得Amazon旗下的产品Android应用商店、优质视频流媒体库和MP3商店再一次得到了集中应用。而且接下来还有消息说Amazon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进军智能手机市场,这又使得其能够进一步搭建起类似苹果、Google和微软的较为完备的生态系统,从而成为他们必须正视的竞争对手。

iCloud、Picasa和Skydrive都很有用——但是不要企图让他们一起协作

Google一致致力于互联网的开放包容。你可以因为其一直不推出Windows Phone平台的YouTube应用以及仅推出一个半吊子的iOS Gmail应用而怀疑这种精神,但是由于Google的大部分收入都还是来源于广告,因此其有内在动力希望让广告无处不在。另外就像苹果的Photo Stream同步和微软的Skydrive同步一样,Google也提供了Android平台上的图片自动上传服务。通过Picasa上传图片,其会自动将图片插入到你的Google+页面。

Larry Page领导下的Google管理团队仍然把Google定位为一家网络公司。其最近在所有的网络产品顶端加入工具栏布局就很好的展示了你还在使用Google的哪些其他服务。以至于你现在都有理由惊叹Google为什么一开始没有做这样统一的体系。Google的网络体验中心也很明显的由Gmail转向Google+了。就如很多老的角色游戏玩家会告诉你一样,在冒险深入网络丛林前知道自己有一个家可以回要好很多。

Facebook很擅长于收集你的信息,无论你愿不愿意

Facebook的问题类似于iCloud的问题——试图同步用户想要自己控制的东西。其几乎寻求记录你在网上的所有足迹,包括音乐播放、游戏得分、好友交流等并将这些以时间线的形式展现给你。但是这样做的还是太过了一些。而且一旦你离开了Facebook的网络服务或者客户端服务,你又得不到Facebook级别细致的服务体验了。通过Facebook Connect接入的应用简直就是一个大杂烩。UI思想和设计五花八门,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由独立的公司开发,并不受Facebook控制。

Sony和微软则是构建生态系统上遇到挫折最大的公司。他们已经有了基础摆在那里,并且也有许多在各自市场很强大的产品,但是两家公司都没能有机的将产品整合起来。比如微软有Office系列和Xbox,但是其唯一所做的事却是将两个应用各自独立的安装在Windows Phone平台。Sony有PS Vita和PS3,但是其却不能让产品组合起来以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的方式去协作。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会取得成功,但是巨额的亏损可不会给它很多时间。


总 结

Apple、Google、Microsoft、Facebook、Amazon、Sony 六大科技巨头都在努力构造自己独立的生态系统,但是显然都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无缝体验,让用户拥有一个帐户即可通行互联网王国。

因此,用户没有必要将自己捆绑在一个生态系统之内。也就是说:你用Gmail,没有必要一定要用Google+;用iPhone,没有必要一定用iCloud;用Windows 8平板电脑,也没有必要一定用Zune Music Pass。至少就在目前来说,捆绑式的服务整合还更多的只是这些大公司的推销手段,用户还无法通过这样的捆绑获得真正无缝的数字体验。

英文原文:Digital ecosystems: an in-depth comparison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