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数据结构算法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二)数据结构基本概念

2012-04-18 10:37 281 查看
1.数据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例如:整数、实数和字符串都是数据。

2.数据元素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一个数据元素可以有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例如:书的目录为一个数据元素,目录中的每一项为数据项。

3.数据项

数据项是数据结构中讨论的最小单位,是数据记录中最基本的,不可分的数据单位。

4.数据对象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集合本身就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是数据的一个子集。例如,字母数据对象是集合{’a‘,'b',......,'z'}.

5。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结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对数据的运算。

6.数据的逻辑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对数据之间关系的描述,它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同一种逻辑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逻辑结构主要有两大类:线性和非线性

(1)线性结构(一对一)

线性结构式有限个数据元素的有序集合。有四个基本特征:

1)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第一个元素”。

2)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最后的元素”。

3)除最后元素外,其他数据元素均有唯一的“后继”。

4)除第一个元素外,其他的数据元素均有唯一的“前驱”。

(2)非线性结构(一对多)

结点存在一对多的关系,可以细分为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

7.数据的物理结构(即存储结构)

存储结构式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又称映像)。它包括数据元素的表示和关系的表示。

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在计算机中有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顺序映像和非顺序映像。对应的两种不同的存储结构分别是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顺序映像是借助数据元素在存储器中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非顺序映像是借助指针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际上,在数据结构中有以下4种常用的存储方法。

(1)顺序存储方法

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上相邻的存储单元中,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

(2)链式存储方法

该方法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的。

(3)索引存储方法

该方法在存储结点信息时除建立存储结点外,还建立附加的索引来表示表示结点的地址。索引项的一般形式是<关键字,地址>。关键字表示唯一一个结点:地址作为指向结点的指针。

(4)散列存储方法(哈希存储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结点的关键字通过哈希函数直接计算出该结点的存储地址。

8.数据类型和变量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