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总结——HTTP协议】

2012-02-19 22:53 323 查看

一、HTTP协议简介

什么是HTTP?全称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al,即:超文本传输协议,从1990年开始就在WWW上广泛应用,是现今在WWW上应用最多的协议,目前版本是1.1。

Http是应用层协议,当你上网浏览网页的时候,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就会通过HTTP在Internet上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Http是一个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协议。即我们通常所说的Request/Response。





二、HTTP URL

HTTP URL格式如下:

[abs_path]http://host[“:”port][abs_path]

其中HTTP表示要通过HTTP协议来定位网络资源。host表示合法的Internet主机域名或IP地址。port用于指定一个端口号,拥有被请求资源服务器主机监听该端口的TCP连接,如果port是空的,或者没有给出,则使用默认的缺省值80.abs_path表示指定请求资源的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示符),如果URL中没有给出abs_path,那么当他作为请求URI时,必须以”/”的形式给出。通常,这个工作就由浏览器帮助我们完成了。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www.cnblogs.com时,然后回车,浏览器会自动将我你们输入的地址转换成http://www.cnblogs.com/,注意最后的斜杠“/”。不信你试试。

三、HTTP请求

客户端通过发送HTTP请求向服务器请求对资源的访问,HTTP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

请求行:

请求行以一个方法符号开头,后面跟着请求URI和协议的版本,以CRLF作为结尾。请求行以空格分隔,除了作为CRLF外,不允许出现单独的CR或者LF字符。具体格式如下:

Method Request-URI HTTP-Version CRLF

Method表示请求方法,Request-URI是一个统一资源标示符,表示了要请求的资源,HTTP-Version表示请求的HTTP协议的版本号,CRLF表示回车换行。例如:

GET /form.html HTTP/1.1 (CRLF)





GET方法用于获取由Request-URI所表示的资源信息,常见形式是:

GET Request-URI HTTP/1.1

我们通过在浏览器地址栏中直接输入网址的方式去访问网页的时候,浏览器采用的就是GET方法向服务器获取资源信息。

POST方法用于向目的服务器发出请求,要求服务器接收附在请求后面的数据。POST方法在表单提交的时候用的较多。

一个采用POST方法提交的例子:


POST /form.html HTTP/1.1 (CRLF)

Accept:image/gif,application/json(…省略很多) (CRLF)

Host:www.abc.com (CRLF)

Content-Length:22 (CRLF)

Connection:Keep-Alive (CRLF)

Cache-Control:no-cache (CRLF)

(CRLF) //注意:空行上部是消息报头,下方是请求正文,这个空行是必须的。

user=zhangsan&password=123456


HEAD方法与GET方法几乎一样,他们的区别在于HEAD方法只是请求消息报头,而不是完整的内容。对于HEAD请求的回应部分来说,它的HTTP头部中包含的信息与通过GET请求所得到的信息是相同的。利用这个方法,不必传输整个资源的内容,就可以得到Request-URI所表示的资源信息。这个方法常被用来测试超链接的有效性,是否可以访问,以及最近是否更新。

四、HTTP响应

在接受和处理消息后,服务器会返回一个HTTP响应消息。与HTTP请求类似,HTTP响应也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状态行,消息报头,响应正文。

状态行:

状态行由协议版本、数字形式的状态码、及响应的状态描述组成,各元素之间以空格分隔,除了结尾的CRLF(回车换行)之外,不允许出现CR或LF字符。格式如下:

HTTP-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 CRLF

HTTP-Version表示服务器HTTP协议的版本,Status-Code表示服务器发回的响应代码,具体可参见这篇文章,【你知道HHTP各种状态代表什么意思吗?】.Reason-Phrase表示状态码的文本描述,CRLF表示回车换行。例如:

HTTP/1.1 200 OK (CRLF)





五、请求报头格式





1、通用报头

Cache-Control:客户端希望服务端如何缓存自己的请求数据,如"Cache-Control: no-cache","Cache-Control: max-age=0";
Connection:客户端是否希望与服务端之间保持长连接,如"Connection: close", "Connection: keep-alive";
Date:只有当请求方法为POST或PUT方法时客户端才可能会有些字段;
Pragma:包含了客户端一些特殊请求信息,如 "Pragma: no-cache" 客户端希望代理或应用服务器不应缓存与该请求相关的结果数据。

2、请求报头

Accept:表明客户同端可接受的请求回应的媒体类型范围列表。星号“*”用于按范围将类型分组,用“*/*”指示可接受全部类型;用“type/*”指示可接受 type类型的所有子类型,如“ Accept: image/gif, image/jpeg, */*”;
Accept-Charset:客户端所能识别的字符集编码格式,格式:“Accept-Charset: 字符集1[:权重],字符集2[:权重]”,如:“ Accept-Charset: iso-8859-5, unicode-1-1;q=0.8”;
Accept-Language:客户端所能识别的语言,格式:“Accept-Language: 语言1[:权重],语言2[:权重]”,如:” Accept-Language: zh, en;q=0.7”;
Host:客户请求的主机域名或主机IP,格式:“Host:域名或IP[:端口号]”,如:“Host:www.cnblogs.com:80“,请求行中若有HTTP/1.1则必须有该请求头;
User-Agent:表明用户所使用的浏览器标识,主要用于统计的目的;
Referer:指明该请求是从哪个关联连接而来;
Accept-Encoding:客户端所能识别的编码压缩格式,如:“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If-Modified-Since:该字段与客户端缓存相关,客户端所访问的URL自该指定日期以来在服务端是否被修改过,如果修改过则服务端返回新的修改后 的信息,如果未修改过则服务器返回304表明此请求所指URL未曾修改过,如:“If-Modified-Since: Fri, 2 Sep 2011 19:37:36 GMT”;
If-None-Match:该字段与客户端缓存相关,客户端发送URL请求的同时发送该字段及标识,如 果服务端的标识与客户端的标识一致,则返回304表明此URL未修改过,如果不一致则服务端返回完整的数据信息,如:“If-None-Match: 0f0a893aad8c61:253, 0f0a893aad8c61:252, 0f0a893aad8c61:251”;
Cookie:为扩展字段,存储于客户端,向同一域名的服务端发送属于该域的cookie,如:“Cookie: MailUserName=whouse”;

3、实体报头

Content-Encoding:客户端所能识别的编码压缩格式,如:“Content-Encoding: gzip, deflate”;
Content-Length:客户端以POST方法上传数据时数据体部分的内容长度,如:“ Content-Length: 24”;
Content-Type: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体的内容类型,如:“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为以普通的POST方法发送的数据;“Content-Type: multipart/form-data;

六、响应报头格式

1、通用报头

Cache- Control:服务端要求中间代理及客户端如何缓存自己响应的数据,如“Cache-Control: no-cache”,如:“Cache-Control: private” 不希望被缓存,“Cache-Control: public” 可以被缓存;
Connection:服务端是否希望与客户端之间保持长连接,如“Connection: close”, “Connection: keep-alive”;
Date:只有当请求方法为POST或PUT方法时客户端才可能会有些字段;
Pragma:包含了服务端一些特殊响应信息,如 “Pragma: no-cache” 服务端希望代理或客户端不应缓存结果数据;
Transfer-Encoding:服务端向客户端传输数据所采用的传输模式(仅在HTTP1.1中出现),如:“Transfer-Encoding: chunked”,注:该字段的优先级要高于“Content-Length” 字段的优先级;

2、请求报头

Accept-Ranges:表明服务端接收的数据单位,如:“Accept-Ranges: bytes”, ;
Location:服务端向客户端返回此信息以使客户端进行重定向,如:“Location: http://www.abc.com”; Server:服务端返回的用于标识自己的一些信息,如:“ Server: Microsoft-IIS/6.0”;
ETag:服务端返回的响应数据的标识字段,客户端可根据此字段的值向服务器发送某URL是否更新的信息

3、实体报头

Content-Encoding:服务端所响应数据的编码格式,如:“Content-Encoding: gzip”;
Content-Length:服务端所返回数据的数据体部分的内容长度,如:“ Content-Length: 24”;
Content-Type:服务端所返回的数据体的内容类型,如:“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gb2312” ;
Set-Cookie:服务端返回给客户端的cookie数据,如:“ Set-Cookie: ASP.NET_SessionId=icnh2ku2dqlmkciyobgvzl55; path=/”

七、telnet工具的使用

1、使用微软自带的telnet工具可以连接远程主机的指定端口,(在windows server 2008中需要手动添加这个服务后才能使用)。
2、telnet可以连接到指定端口的主机。例如:
cmd --> telnet www.cnblogs.com 80 就会成功连接到cnblgos的主机
接着输入HEAD请求:
HEAD /index.html HTTP/1.1
Host: www.cnblogs.com
有可能因为回显功能显示不出来,可以用set localecho命令设置回显功能。最后会输出响应信息。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