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社会化网络的核心,信息内容设计(中)

2011-12-05 01:47 323 查看
  在我们生活中,不仅仅有书、杂志、报纸、电视等等这些传统媒体供我们获取各种信息,而且还有电脑网络、移动互联网等这些网络媒介,使得各种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我们可以通过各类的社交网络,来了解朋友、同学、同事、家人,他们又更新了什么新动态,发了什么新照片,去哪里吃饭了,推荐什么东西好用。。。等等。

  所以,信息(FEED)是用户信息获取的来源,是SNS网站上非常关键的元素,在这类网站中,FEED就是那些信息墙,它会给我们推送各类动态信息,如facebook的wall、开心上的好友动态。

  本质上,从信息设计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传统的平面媒体,还是SNS网站中的FEED,都要考虑到信息的易读性和信息获取的效率(特别是在信息纷繁复杂的怎么快速让用户选择他需要的内容),同时结合社交网络的特性来分析如何去更好设计的信息获取的来源 — FEED。如何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信息获取效率,当然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易读性强自然带来效率的提高,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分析说明。

  (一)信息区块感



  对比Facebook和开心的feed,用户的识别,前者直接通过头像照片能够清晰辨认信息的来源,而后者只有用户名,相对来说,图片更容易行程明显的区块感,识别性高于文字。



  然后我们再把这两个页面处理成灰框模式,来看下更清晰的信息布局(推荐更快捷的方式:原型工具wirify,可以将任意网页转换成线框图以观察布局)。前者的信息区块感更强,信息布局整齐;后者的信息相对比较散乱,容易造成用户视线的跳跃。因此我们在设计中,要对不同信息模块分区块布局,相同的内容、功能、操作可以各自区块划分,避免各个信息点太多太散乱。



  Tumblr和轻博客,则是在视觉上通过明显的色块区分来强调信息区块,能够明显感受到内容清晰,阅读顺畅,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

  (二)提供信息分类的过滤

  在一大片信息密集的页面中,就如在一片七嘴八舌的充满各种声音的场合,如何快速选择你所需要的信息?按照我们的习惯,我们会直接找到感兴趣的人,或者感兴趣的话题圈子去交流。

  同样在我们设计中,当信息的丰富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把信息分组,并且提供信息的筛选,有对信息来源的分组,对内容的分组,对内容类型的分类等等。





  (三)重点突出,清晰的信息层次感

  我们在小时候学语文的时候总是有一项提炼主要内容,其实这对于我们在设计信息的时候也很有帮助,当我们能够把最主要的信息提炼出来的时候,也就分清了信息的优先层级,决定了之后的信息层次体现。



  如果把sns网站中的feed按照这个方式来提炼,那么每条信息可以重点简化为“谁说了什么,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通过什么方式)”当然sns是少不了用户的互动,因此还有一个信息互动模块。总结每条信息的构成主要由“人+内容+时间(地点/来源/方式)+信息互动”。

  一般来说,我们会把“人”和“内容”以突出重点显示,“时间(地点/来源/方式)”等辅助信息以相对弱化的显示,使信息层次更清晰。



  再来对比QQ空间和新浪微博,对于信息互动区块的处理有比较大区别,从突出核心信息的角度出发,前者在feed中穿插显示了部分评论内容,而微博则是不出现评论内容,相对来说后者更为突出信息内容的本身,对于用户获取信息的干扰更少。但是两者是不同定位不同类型的产品,因此前者有可能从提高用户互动的考虑,需要加重信息互动的重要性。

  因此,对于突出核心内容,体现信息层次来说,可能需要平衡产品的各方面考量的情况下,尽量简洁突出重点。

  (四)减少在获取主要内容时页面的跳转



  目前各类社交网站,对于feed中包含的图片视频等,基本上都是在本页面显示,避免新开页面,减少信息浏览的中断。对于评论等内容,也是点击后展开,当评论数超过一定数量,才点击去新页面查看。



  甚至twitter有一次改版对于相关内容的处理,当你点击一条feed时,右侧的内容面板会显示与此用户相关的其他内容,包括具体内容,该用户发布的其他内容等等。这些处理能够让我们在浏览信息时尽量减少跳到新页面,保证浏览信息的流畅性。

  相关链接:社会化网络的核心,信息内容设计(上)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