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解析Java代码经常出现的错误(2)

2011-08-10 22:33 344 查看
五、常见错误5#:拷贝错误的数据

有时候程序员知道必须返回一个拷贝,但是却不小心拷贝了错误的数据。由于仅仅做了部分的数据拷贝工作,下面的代码与程序员的意图有偏差:

import java.awt.Dimension;
/*** Example class. The height and width values should never * be
negative. */
public class Example{
static final public int TOTAL_VALUES = 10;
private Dimension[] d = new Dimension[TOTAL_VALUES];
public Example (){ }
/*** Set height and width. Both height and width must be nonnegative * or
an exception will be thrown.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etValues (int index, int height, int width)
throws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f (height < 0 || width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f (d[index] == null)
d[index] = new Dimension();
d[index].height = height;
d[index].width = width;
}
public synchronized Dimension[] getValues()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return (Dimension[])d.clone();
}
}


这儿的问题在于getValues()方法仅仅克隆了数组,而没有克隆数组中包含的Dimension对象,因此,虽然调用者无法改变内部的数组使其元素指向不同的Dimension对象,但是调用者却可以改变内部的数组元素(也就是Dimension对象)的内容。方法getValues()的更好版本为:

public synchronized Dimension[] getValues()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Dimension[] copy = (Dimension[])d.clone();
for (int i = 0; i < copy.length; ++i){
// NOTE: Dimension isn’t cloneable.
if (d != null)
copy[i] = new Dimension (d[i].height, d[i].width);
}
return copy;
}


在克隆原子类型数据的多维数组的时候,也会犯类似的错误。原子类型包括int,float等。简单的克隆int型的一维数组是正确的,如下所示:

public void store (int[] data)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this.data = (int[])data.clone();
// OK
}


拷贝int型的二维数组更复杂些。Java没有int型的二维数组,因此一个int型的二维数组实际上是一个这样的一维数组:它的类型为int[]。简单的克隆int[][]型的数组会犯与上面例子中getValues()方法第一版本同样的错误,因此应该避免这么做。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在克隆int型二维数组时错误的和正确的做法:

public void wrongStore (int[][] data)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this.data = (int[][])data.clone(); // Not OK!
}
public void rightStore (int[][] data){
  // OK!
  this.data = (int[][])data.clone();
  for (int i = 0; i < data.length; ++i){
if (data != null)
  this.data[i] = (int[])data[i].clone();
  }
}


六、常见错误6#:检查new 操作的结果是否为null

Java编程新手有时候会检查new操作的结果是否为null。可能的检查代码为:

Integer i = new Integer (400);
if (i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检查当然没什么错误,但却不必要,if和throw这两行代码完全是浪费,他们的唯一功用是让整个程序更臃肿,运行更慢。

C/C++程序员在开始写java程序的时候常常会这么做,这是由于检查C中malloc()的返回结果是必要的,不这样做就可能产生错误。检查C++中new操作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好的编程行为,这依赖于异常是否被使能(许多编译器允许异常被禁止,在这种情况下new操作失败就会返回null)。在java 中,new 操作不允许返回null,如果真的返回null,很可能是虚拟机崩溃了,这时候即便检查返回结果也无济于事。

七、常见错误7#:用== 替代.equals

在Java中,有两种方式检查两个数据是否相等:通过使用==操作符,或者使用所有对象都实现的.equals方法。原子类型(int, flosat, char 等)不是对象,因此他们只能使用==操作符,如下所示:

int x = 4;
int y = 5;
if (x == y)
System.out.println ("Hi");
// This ’if’ test won’t compile.
if (x.equals (y))
System.out.println ("Hi");


对象更复杂些,==操作符检查两个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而equals方法则实现更专门的相等性检查。

更显得混乱的是由java.lang.Object 所提供的缺省的equals方法的实现使用==来简单的判断被比较的两个对象是否为同一个。

许多类覆盖了缺省的equals方法以便更有用些,比如String类,它的equals方法检查两个String对象是否包含同样的字符串,而Integer的equals方法检查所包含的int值是否相等。

大部分时候,在检查两个对象是否相等的时候你应该使用equals方法,而对于原子类型的数据,你用该使用==操作符。

八、常见错误8#: 混淆原子操作和非原子操作

Java保证读和写32位数或者更小的值是原子操作,也就是说可以在一步完成,因而不可能被打断,因此这样的读和写不需要同步。以下的代码是线程安全(thread safe)的:

public class Example{
  private int value; // More code here...
  public void set (int x){
// NOTE: No synchronized keyword
this.value = x;
  }
}


不过,这个保证仅限于读和写,下面的代码不是线程安全的:

public void increment (){
  // This is effectively two or three instructions:
  // 1) Read current setting of ’value’.
  // 2) Increment that setting.
  // 3) Write the new setting back.
  ++this.value;
}


在测试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捕获到这个错误。首先,测试与线程有关的错误是很难的,而且很耗时间。其次,在有些机器上,这些代码可能会被翻译成一条指令,因此工作正常,只有当在其它的虚拟机上测试的时候这个错误才可能显现。因此最好在开始的时候就正确地同步代码: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increment (){
  ++this.value;
}


九、常见错误9#:在catch 块中作清除工作

一段在catch块中作清除工作的代码如下所示:

OutputStream os = null;
try{
  os = new OutputStream ();
  // Do something with os here.
  os.close();
}catch (Exception e){
  if (os != null)
  os.close();
}


尽管这段代码在几个方面都是有问题的,但是在测试中很容易漏掉这个错误。下面列出了这段代码所存在的三个问题:

1.语句os.close()在两处出现,多此一举,而且会带来维护方面的麻烦。

2.上面的代码仅仅处理了Exception,而没有涉及到Error。但是当try块运行出现了Error,流也应该被关闭。

3.close()可能会抛出异常。

上面代码的一个更优版本为:

OutputStream os = null;
try{
  os = new OutputStream ();
  // Do something with os here.
}finally{
  if (os != null)
os.close();
}


这个版本消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两个问题:代码不再重复,Error也可以被正确处理了。但是没有好的方法来处理第三个问题,也许最好的方法是把close()语句单独放在一个try/catch块中。

十、常见错误10#: 增加不必要的catch 块

一些开发者听到try/catch块这个名字后,就会想当然的以为所有的try块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catch块。

C++程序员尤其是会这样想,因为在C++中不存在finally块的概念,而且try块存在的唯一理由只不过是为了与catch块相配对。

增加不必要的catch块的代码就象下面的样子,捕获到的异常又立即被抛出:

try{
  // Nifty code here
}catch(Exception e){
  throw e;
}finally{
  // Cleanup code here
}


不必要的catch块被删除后,上面的代码就缩短为:

try{
  // Nifty code here
}finally{
  // Cleanup code here
}


常见错误11#;没有正确实现equals,hashCode,或者clone 等方法

方法equals,hashCode,和clone 由java.lang.Object提供的缺省实现是正确的。不幸地是,这些缺省实现在大部分时候毫无用处,因此许多类覆盖其中的若干个方法以提供更有用的功能。但是,问题又来了,当继承一个覆盖了若干个这些方法的父类的时候,子类通常也需要覆盖这些方法。在进行代码审查时,应该确保如果父类实现了equals,hashCode,或者clone等方法,那么子类也必须正确。正确的实现equals,hashCode,和clone需要一些技巧。

转自51CTO开发频道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