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计算机专业考研是为了什么?

2011-04-26 23:33 225 查看
  我的周围充斥着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比学历要重要’的观点,我从来都不否认,但是考研不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而已,考研是努力博取继续进修的机会,在学习更丰富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争取时间付诸实践,锻炼专业技能。据工信部统计,虽然中国学习IT的学生很多,但IT人才仍然非常奇缺,因为在在IT人才中出现了严重的瓶颈,即大多数IT人员为基层人才,中高级人才还是供不应求。鉴于这一客观事实,考研还是很有必要的。 老师告诉我考学术型研究生是为了做学术研究,然而硕士研究生只是初级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还较为薄弱,学术研究项目其实只能是由博士来做,这么来说的话考取学术型研究生就是为了考博,当然, 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做高校教师。这一理论是有事实根据的,其实国家硕士研究生发展中心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定性就是考博做学术研究或做高校教师。但是莘莘学子并不了解国家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只是盲目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所以大学毕业感觉竞争力不够强,于是继续考研、攻读硕士学位充实自己,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不了解真实情况,没能获得预期的实效。由于2009年以前的学术型硕士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硕士研究生是学术型的课程但是大部分确是不读博士出去找工作,大部分的单位都反映学术型硕士专业技能太差,工程研究能力弱,又没有什么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研究型项目其实也只能由博士来做,而所谓的学术型硕士根本没有什么研究能力。教育部觉得形势严峻,作出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应用的决定,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势,并且从2010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7:3,(中国现况是专业型:学术型=3:7)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工程创新研究能力,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而学术型硕士专门供给读完硕士后马上读博士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准备当教师的人才做中间跳板用。中国的硕士研究生的性质将面临,已经面临一次重大的改革。在这场改革中工科计算机专业考取专业型硕士的价值就渐渐的显现出来了。这让“想登上软件开发最高宝座--工程管理人员、系统架构师、软件设计师,就必须先在企业里老老实实的敲几年代码”成为过去,最终实现了高学历意味着高起点,这让我想起了黄埔军校,在学校就千锤百炼,打造实用型人才,迎合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这样才真正的实现高学历拥有高水平。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