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学会利用OSI分层模型解决网络故障

2011-01-08 15:53 316 查看
上回我们介绍完了OSI七层模型,那么这篇文章让我们来看下如何利用OSI七层模型去解决网络中的故障。

前些天正好去老爸的单位就遇到了这么一个网络故障,打字员小刘的电脑从2楼搬到了3楼,以后的办公地点也是在3楼了,但是却怎么也访问不了3楼同事的电脑,于是文件没有办法共享。我看了小刘的电脑,就是不能访问其他同事,正好赶上是周末,单位的网络管理员还不在,小刘说等下周再弄吧,当然这么好的机会我怎么能放弃呢,于是便细致的排查开错误,小刘也给力,一面帮助我一面给网管员通话联系,得知了《网络管理手册》电子版放在一楼的办公室里,通过重重困难终于搞到了管理手册。

其实在脑海里已经有了思路,就是按照七层参考模型来排错

1.检查物理层
检查物理层用不着多说,就是看看网卡工作是否正常,TCP/IP协议是否有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ping一下127.0.0.1看看回路IP能否通信。其实我最开始的想法是认为小刘电脑的网线没有连接到3楼的交换机,于是便打开《网络管理手册》看了起来,比较特殊,老爸单位的《网络管理手册》是这么记的,就是电脑的计算机名与交换机的端口号是对应的,我立马查看小刘的计算机名是C31C89,得到了计算机名之后,便开始与《网络管理手册》对起来,一看确实写的是A301的三号插口,这回可以确定网线是没有插错了,是不是交换机出了问题了呢?在《网络管理手册》里面查到了3楼二层交换机的telnet地址与密码,顺利登陆交换机之后当然就是查看一下交换机端口信息了,用 show ip interface brief 命令查看,看到3号口的状态(Status)和协议(Protocol)都显示为UP,那么可以确定交换机的设置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2.检查数据链路层
既然连接都没有问题,那么我们可以把实现转到第二层上来看了,我们知道交换机是基于MAC地址工作的,它也没有必要知道谁的IP地址是多少,这个时候我又在想,是不是被《网络管理手册》给忽悠了呢?会不会是管理员的疏忽写错了,3号口连接的根本不是小刘的电脑,带着这个疑问只能继续telnet到这台A301交换机上了,前面说到,交换机是基于MAC地址工作,那么就可以通过查看MAC地址来看看是不是3号口与小刘的电脑是相连的,在特权模式下输入show mac address-table interface G0/3看到了接口的MAC地址,同时我又在小刘的电脑上 ipconfig/all 查看了MAC地址信息,郁闷,都对上了,看来我们的视线还要向上转移了。

3.检查网络层
还是这个 ipconfig/all 命令,这真是个非常好用的命令,就在我核对完MAC地址以后,我继续向下看,查看到ip地址是172.17.18.9,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因为我在《网络管理手册》里看到,三楼所有房间内的IP接入网段都是172.18.×.×的,由于单位所有IP地址都是DHCP服务器分发,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小刘的电脑一定获取了不正确的IP地址,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ipconfig/release(释放本机IP地址),然后再输入ipconfig/renew(获取IP地址),一看获取到了正确的IP地址之后,访问3楼同时的共享资源就没有问题了。

最后回家从网上查找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发现这样的情况多数出现在PC移动子网时,也就是说从一个子网移动到另一个子网,但是PC依然请求旧的IP地址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

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TouchCisco,本文地址:http://www.touchcisco.com/post/23.html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