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SQL Server 2008 R2学习心得

2010-12-06 14:25 405 查看
最近有幸参加了SQL Server2008 R2的学习,有几点自己感觉比较实用的知识点以及技巧,和大家分享一下。

1,备份时勾选checksum选项。

数据库备份时偶尔会产生损坏页,而且在访问到损坏页之前往往不容易被我们发现。因此备份后首先应该记得做的一件事就是验证一下,在早期版本的SQL Server中我们可以用如下命令进行检测:
dbcc checkdb 数据库名
在SQL server2005以后的版本中备份为我们提供了checksum选项,备份时同时进行检测,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时间类型
提到时间类型,我们常用的就是datetime类型,当计算时间间隔的时候有两种常用方法:
①采用>=datetime1 and <= datetime2+' 24:00:00',这种方式问题倒是不太大;
②采用 convert(datetime1)方式转换为日期,然后进行比较。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会导致索引无效。解决方案是采用计算列,即,添加一个列为convert(colname),然后在新列上建索引。这样就可以避免修改程序来挽回索引了。

在SQL Server2008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了更细的时间类型:date、time、datetime2(精度更高)、datetimeoffset(带时区)。

3.其他备份选项
①备份压缩:在备份的同时对数据进行压缩,当数据量较大的时候可以为企业节省服务器资源。
②碎片处理:对于数据库页进行碎片整理,提高性能。
③索引视图:一般的视图中是没有数据的,是一张虚表。但是索引视图中是包含数据的,这样可以提高检索性能,当然也会浪费了部分空间。是典型的以空间换时间做法。

4.稀疏列:
当列为变长类型时null值不消耗空间,当为定长类型时null值消耗空间。这种做法实际上抛弃了范式规则,来提高读取速度。不过一般建议当该列null值大于70%时才定义为稀疏列,否则所占据的空间反而更大。

5.页压缩、行压缩
SQL Server2008提供了压缩功能来节省空间,其中行压缩针对定长数据,页压缩包括行压缩,且重复值只存一次,其他的只存物理指针。

6.DAC
主要用来生成脚本,优点是可以包含表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构信息等,但是不包括实际数据。

7.虚拟机上架构SQL Server要记得打开Named Pipes协议。否则不能正常运行。

8.文件组:
建立数据库数据表之后将文件进行分组、规划。一般企业经常将整个数据库放在一个文件中,这是不合理的。或者有些企业建立多个数据库来分开管理,但是当服务器做镜像或者迁移时会存在建立索引的麻烦。所以建议使用文件组管理。

9.开发人员规范

①写INSERT以及SELECT 要写明具体字段名称,否则一旦表字段进行了调整,就会带来修改客户端程序的麻烦。

②存储过程名称不要以sp_开头,而要以usp_开头。因为sp_开头的存储过程会被当做系统自带内容,降低性能。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