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中国互联网不喜欢“开放式”

2010-11-25 13:03 197 查看
如题,中国互联网就像一个大型的局域网,覆盖着整个中国的每一块区域,中国不允许我们在这块区域的人连接外网,原因呢?ICP牌照的原因?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做一个解释,所谓ICP牌照就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意思,每年都要年检一次,年检通过才给你运营,不通过的话就只有“走人”了,但这不是真正的原因!也是原因之一,中国互联网起步最慢,也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只能说是中国互联网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显示世界级的水平,但是为什么中国互联网还不“开放”呢?
在中国互联网起步的早期,“开放式”的互联网的确让人有一种很好的开端,因为那个时候,国家的互联网还没有完善、健全的体制,大家很自由的打开浏览器看全世界的网页,了解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的风格(那个时候,网速比较慢,连接一些美国的网站可能要花一些时间,当然,现在网速也慢,只不过已经比那个年代快了不少),但这种自由感很快就消失了,原因是涉黄、暴力、危害国家、......等等,这些在其它国家都会允许的,因为互联网是自由的,而不是通过政府手段来干涉它的一切,那就不是自由、平等、开放的互联网了,美国的互联网是开放式的,很多中国的网民都喜欢美国式的互联网,当然,本人也有所同感,但是毕竟这和美国与中国的文化有关,美国一直以来都信仰平等、自由、开放、创新。而中国呢?恰恰相反,这一方面和中国的历史有关,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到了近代,才有所转变,但还没有真正的脱离那种封建的种种思想。另一方面又和中国的教育有关,看看中国的教育吧,不管从60年代—至今为止,中国的教育还保留着一些古代人的风格,举个例子吧,在我们的那个年代(本人是85后的),上语文课还要去背大量没有用途的文言文以及诗词,上数学课还要去做大量的数学题以及背大量无用的公式,学校还会分优秀学生以及差生........等等,还有很多,而美国的话,教育方面完全和中国的相反,不用背太多的东西,只背一些有用的,没有作业,也没有优秀生与差生之分,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只不过大家的兴趣所在不同,老师们就抓住这些兴趣,让他们往感兴趣的方向去学习、超越,然后创新。
中国的互联网就是因为这些小小的教育差距改变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如果国家不改革现在的教育体制,也许中国永远不会有一个比尔盖茨(这里主要是说IT权威)级别的人出现。当然,你可能会说像曾经在苹果、微软、谷歌工作过的李开复老师这样的人就已经代表中国了,但是你要知道他是出生在台湾,他十岁以后的教育是美国的教育,而不是中国。这只是笔者的看法。
看看那些有影响力的外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遭遇吧,中国的市场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而谷歌是拥有一个开放、自由、平等、放权的文化的公司,但它还是退出中国市场,原因是中国不开放式的互联网让谷歌公司的文化发生强大的分支,于是它选择离开了。而百度呢?是一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它不是开放式的,它的产品完全是商业的,和谷歌比起来,我宁愿用谷歌的产品也不用百度。比如说大家都搜索一个事件,而这个事件影响到中国政府有关的人员或者跟“历害”的集团有些关系,用百度的话大家都知道搜索不到,被过滤了、被和谐了,而你用谷歌去搜索的话,你完全不用怕搜索不到,因为它是开放式的,自由的。一个被商业化的百度和一个开放式自由的谷歌,我想大家都希望使用谷歌。
以上的这些事情还有许多,笔者也不一一例证出来了,只是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国不开放式的互联网实际也是一种违法心态,希望有一天,我希望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自由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