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VB

DVB-T2 学习笔记(02) - 输入处理

2010-08-09 16:18 218 查看
5. 输入处理

5.1 Mode adaptation

T2系统的输入应该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数据流。每个数据流被一个PLP承载。而mode adaptation模块,把每个PLP的输入数据流分割成许多数据区,通过stream adaptation后,就形成了基带帧(BBFRAME)。mode adaptation由输入接口,和三个可选的系统(输入流同步,空包删除,CRC-8编码),最后就完成了输入流的分割和基带头(BBHEADER)的加入。

PLP的输入格式见5.1.1节。mode adaptation模块有两种模式处理输入数据,普通模式(NM)或者高效模式(HEM), 这在5.1.7和5.1.8中描述。BBHEADER中携带了输入流类型和处理模式等信息。

5.1.1 输入格式

输入预处理器提供给mode adaptation一个或多个流(每个流对应一个mode adaptation模块)。如果是TS流,包率将是一个常数,尽管只有部分包是服务数据而其它部分是空包。

每个PLP有其关联的调制和FEC保护模式。

输入的格式有以下几种:

. TS

. GSE (Generic Encapsulated Stream)

. GCS (Generic Continuous Stream)

. GFPS (Generic Fixed-length Packetized Stream)

注意: O-UPL: 是原始用户包长度,UPL:是传输的数据包长度,在BBHEADER里指示。

5.1.2 输入接口

输入接口处理的输入数据位数可以等于已知的数据区容量,这个时候需要把用户包分割成连续的数据区。或者读取一定数量的用户包,这样就不存在分割。已知的数据区容量,在带内信号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应该等于K-bch - 80,如果存在带内信号时应该小于这个值。当DFL < K-bch - 80时,填充位将被stream adapter插入以便完成LDPC/BCH编码模块的容量要求。

5.1.3 输入数据流同步

在DVB-T2调制器里的数据处理,可能导致用户信息的不同传输延时。输入数据同步子系统就是为了提供合适的手段以保证常码率和等值的端到端传输延时。该同步系统的使用对于携带GSE, GCS或者GFPS等内容的PLP是可选的,但是对于携带TS的PLP,应该始终被使用。

输入流同步应该遵从附C的规范。接收端的实现见附I。

ISSY区(Input Stream Synchronization)携带了调制器端时钟频率的计数,用于接收端重新生成正确时序的输出流。

5.1.4 TS流的补偿延时

不加详细学习。

5.1.5 空包删除

TS流的规则要求传输方的复用器的输出,以及接收端的解复器的输入是常量。因此,TS流里,存在相当部分的空包用于调整变码率到一个常码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传输,TS流里的空包(pid = 8191)将被删除。当然,这就要求接收端能在正确的位置重新插入空包来保证一个常码率的情况。

图3,UP之后,有一个计数器DNP(Deleted Null-Packets, 1byte),用来描述被删除的空包数。如果,DNP达到255,下一个空包被当作有用的包,如果继续空包,则重新插入DNP位。

5.1.6 CRC-8编码

CRC-8用于UP层的错误检测。计算好的CRC-8被加在UP之后。

5.1.7 Baseband Header(BBHEADER)的插入

BBHEADER共10字节,在基带数据区之前,用于描述数据区的格式。

MATYPE: 输入流格式和Mode Adaptation模式

UPL: 用户包长

DFL: 数据区长度

SYNC: 用户包的同步字节,GCS另有定义

SYNCD: 数据区的开始到数据区里第一个被传输的UP的距离。

CRC-8 MODE:BBHEADER前九个字节的CRC

5.1.8 Mode adaptation子系统输出流格式

本节描述了Mode Adapation对各种模式和输入流格式的处理和分割,以及解释了输出流的格式。

A. Normal Mode, GFPS和TS

比如TS流,源包长是188字节,第一个是同步字节0x47。UPL的初始值应该也是188,之后有增加如ISSY,DNP,CRC-8等所占的位数,描述如下:

. 输入流同步是可选的,加在UP之后。UPL长度也相应增加ISSY的位数。

. 如果UP的头一个字节是同步字节,一般被删除,存储在BBHEADER的SYNC区,UPL长度应减1。

. 对于TS流,如果进行了空包删除动作;DNP加在UP之后,UPL长度相应加1.

. CRC-8加在UP之后,UPL加1.

. SYNCD的计算(数据区UP的第一位的位置),存储在BBHEADER中。

图5有清晰描述。

B. High Efficiency Mode,TS流

对于TS流,同步字节和原始包长是确定的,因此BBHEADER中的UPL和SYNC区用于传输ISSY。

进一步略,图6也清晰显示格式。

C. Normal Mode, GCS和GSE

略.

D. High Efficiency Mode, GSE

类似B,略。

5.2 Stream adaptation

Stream adaptation 提供:

a) 时序管理(对于输入模式B - 多组PLP),细节见5.2.1

b) 填充(细节见5.2.2)数据以完成一个定长(K-bch)的BBFRAME,或者携带in-band信号(细节见5.2.3)

c) 为了达到能量分散而采用的加扰

Stream Adaptation模块的输入流是BBHEADER加数据区。而输出应该是BBFRAME,见图9.

5.2.1 Scheduler

暂未理解

5.2.2 填充

K-bch依赖于FEC率,见表格6。当用户数据不能完整填充一个BBFRAME时,或者需要保证BBFRAME里面有整数个UPs时,需要用填充来完成。

(K-bch - DFL - 80)个位默认为0加在数据区后,这样BBFRAME将是K-bch定长的值。

5.2.3 利用填充区来携带in-band信号

在输入模式B,填充区可能被用于携带带内信号。

两种类型的带内信号被定义。

类型A信号被Interleaving Frame中的第一个BBFRAME携带,而且通过L1-post信号中的IN-BAND_A_FLAG位来指明该类型的存在。

类型B类似,只是通过设置IN-BAND_B_FLAG来指定。

图10显示了stream adapter的输出格式。

5.2.3.1 In-band type A

5.2.3.2 In-band type B

5.2.4 BB 加扰

通过假随机算法以使能量分散。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