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Go语言

田溯宁关于Google退出中国的评论

2010-04-05 20:27 260 查看
田溯宁:吴鹰给我一个最不好回答的问题,我刚才讲思想解放,所以在这里要讲真话,同时要考虑中国现实特点,看看我过去这些年学到的政治艺术能不能回答你这
个问题。

首先声明这是我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其他的,我现在也没有其他代表
性。Google这个事情从我个人来看真是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两种不同对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冲突。

这种冲突我们今天评价谁好谁坏、谁对谁错还太早,因为很多东西需要时
间检验。我举一个例子,很多报纸都看到Google这个事件有计划、有预谋,是西方××势力而形成的。Google这两个人我也见过,或者跟他们这种规模
的公司打过很多交道,我不认为一家公司他能够很有组织、有预谋和政府合作做这么一件事情,可能他这件事情会被政治所利用,尤其是西方政府,但是是不是关在
小黑屋里跟美国军方商量怎么做这件事,我觉得这个事情未必是想得那么复杂,所以说当你有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对事情判断不一样的话,在方法上自然有不同
的结果。你说谁是赢家?李彦宏是不是赢家?这个很难讲。当Google离开后,我们很多愤青觉得挺好。但是Google也是我们中国了解西方最好的工具,
让西方了解我们中国改革开放成果,很多都需要通过Google搜索,百度可能还要10、20年才能被西方互联网用户所接受,我们改革开放成果可能失去一个
很好的外宣工具,我们要想一个问题的两方面。

第二个问题,当把这样一个公司搞成这么大对立方面,Google不仅
仅是搜索,Google代表未来IT技术,后台有Google引擎、Google云计算,是不是我们把这些也拒绝了呢?我们想一想我们现代化的核心取得今
天的成功,就是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我们把西方发明的移动通信拿来了,我们把西方发明的光通讯拿来了,我们取得世界上第一大电信公司国家称号,实现了跳跃式
发展,当未来软件技术可能就以Google服务的形式出现了,我们能不能把列宁同志过去说的一句话,倒洗澡水的时候把孩子也扔掉了,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思
考。互联网一方面给我们带来有益、进步性非常好的工具,但是另一方面他代表我们观念的变革,所以我们处理新的事务的时候为什么我们需要新的思维、需要新的
方法、需要新的思想来解决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问题,Google这个事件我认为不是一个结束,而是类似很多这样的事件的开始,它不仅仅一个互联网公司不仅
仅代表技术,背后有着价值观、有着意识形态,而这个价值观、意识形态跟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核心技术又密切关联,在这个时候需要无论我们的决策者还是政策的咨
询者还是业界,甚至互联网广大用户要充分考量这些问题。这样一些问题不解决,矛盾会越来越复杂。不是和谐,不是双赢,而是几败俱伤。

我们以前学过邓选、毛选,我们怎么能够把对立面统一起来,辩证法核
心要素,怎么能够把对立问题能够解决,这需要我们更高的智慧,而我们党的历史,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实际上给我们这样的智慧提供了无穷的思想的源泉和解决问
题的方法。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