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回顾与展望:还是有关网编 推荐

2010-01-30 15:33 190 查看
公司的年会结束了。
来公司将近一年,一直在做着网络编辑的工作;而新的一年,也标志着自己不再是这个行业当中的一只最菜的菜鸟。2009年结束的时候由于犯懒也没写什么回顾,这篇就一并当做去年的回顾吧。
年会的时候,脑子里来来回回都是过去一年中在公司的点滴,当时说要写文章,原本是想记录这些的;不过到了午夜宁静时分,思绪就转到另外的方向上去了,只好顺其自然。这篇文章的主题其实我也写过不止一次了,那就是对网络编辑这个职业的理解——包括其工作内容,工作的价值,职业在社会中的定位,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
================回顾的分割线=================
刚刚进入开发频道的时候,我的工作就是两个:转载文章,翻译文章。当时我对开发几乎一无所知,转载文章基本不知所云;好在借着翻译文章的机会,我对开发技术的一些细节和趋势能够缓慢的建立起不完全的了解。而借着思楠专业的点拨,这些零碎的知识也一点点在我脑中拼凑出了一个比较系统化的形状——这花了我好几个月的时间,而直到那时我才终于差不多能看懂我转载的文章都是什么意思了。
然后就是专题的整理。我整理的第一个专题是Eclipse——这是一个开发工具,主要是Java开发者在使用。这个专题我整理了好几次,但直到现在我仍然不满意。一年间我建立了很多专题,主要是Java相关的,其中Scala专题应该算是最成功的一个,但我仍然不满意。我加入51CTO之前曾在天幻做过一些游戏专题——那里聚集着国内最出色的最终幻想系列专题和很多出色的专题制作者。虽然这些专题在我现在看来应该称作资料库更加合适,但我对这些游戏专题的满意程度仍然要高于我在51CTO做的这些技术专题。我在入职简历上曾经写到,我对只是把经过简单分类的文章堆砌起来的专题厌烦不已,我不想做这样的专题。但结果我发现我想做的专题似乎没那么容易做,过了一年,我还是做不出我想做的专题。不过最近我欣喜的发现,我似乎找到了技术专题的一个合适定位。
然后就是跟专家的接触——国内外的。这在一开始着实让我迷茫了很久,因为我一直没想明白我为什么要去与这些专家沟通(以及,他们为什么要与我沟通)。我在一开始的几个月接受了“为了提升影响力”而去接触专家这个理由,倒是弄出来了一点东西,不过我是不满意。事实上我心里还是不清楚我为什么要做这些。直到有一次,我真的想做了:我想知道Scala IDE的发展情况,所以我发信询问三个Scala插件的开发者,而最后不折不扣拿到了三封回复。这才真正消除了我心中的疑虑。专家也是普通人,而他们之所以成为专家,不仅因为他们有才能,还因为他们的兴趣和理想。在开发界中,专家往往也是布道者(尽管他们自己未必如此认为),他们愿意为他们所热爱的技术进行普及。如果我们也对这个技术充满热情,并通过坚持不懈的、专业的推广表现出这种热情,那么结果往往是专家受到了我们热情的感染,并回馈以同样热情的回复。
最后学习的应该是内容的推广。这部分内容比较杂,包括抢占首页好座位、频道更新维护、SEO等等,以及外部的推广。不过这方面我学习的很粗糙,基本上也没啥心得。新年的推广学习计划是,把自己的Twitter账号的Follower建立到100+或1000+之后,到那时候大概就能有些心得了吧-3-(广告:我的Twitter号是@lazycai,正在努力定位为技术推,欢迎follow)
年末到年初也开始尝试自己也写一些评论之类的,比如架构师专题的那几篇技能分析,还有为Java频道上线而写的这篇。不过写这种文章需要厚积薄发,底子不够的时候往往会耗费了大量时间、死了一大堆脑细胞也写不出好东西来。当然,写作的过程中由于查阅大量资料,往往会学习到比较多的东西,好处是很多的。这方面还是积少成多,稳步前进,逐渐培养吧。
组建和维护翻译团队当然也是工作之一,也是比较杂的工作。一直都很感激这些愿意与我合作的翻译们,有些虽然从未见过面但也一直相互信任,对我有时候犯下的错误也总是能够理解。他们是我的同事和朋友,我一直努力保持真诚,透明以及公平,并希望他们也能够和我们的频道一起成长。不过,翻译团队这边的工作和上面工作的性质不同。上面的几项工作是编辑需要做的事,而翻译团队则是编辑做更多事以及把事做好的时候所需要的力量。兼职编辑、作者也是类似的情况(虽然有说法是博客时代已经抢走了专栏作家的饭碗,而我似乎挺同意这个观点),乃至于我们编辑部的其他同事、公司其他部门的xdjm们也都是一样的——都是我们做更多事,以及把事情做得更好所需要的力量。言归正传,我们的翻译们在09年为我们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就在这文章里表示下感谢吧。
回顾下来就是这样。
================回顾结束的分割线=================
有一个说法是,
凡是做内容的,杂志也好,网站也好,卖的都是广告;而编辑做的东西,只不过是在填广告之间的缝。
我十分讨厌这样的说法,但却又感到难以反驳。我自入这行以来,崇拜的第一个编辑应该是老杨;不过在做内容方面,可能是Bill Venners给了我更大的启发。Bill Venners是美国技术网站Artima的主编,我因为关注Scala才了解到的。Artima聚集了西方开发界的很多牛人,讨论的内容在我看来基本上可以用“学术”来形容;同时它也是在Scala的推广上走在前面的站点之一。Bill Venners是开发出身,那本Programming in Scala一书的三位作者之一就是他,而三位作者中的另外两位分别是Google GWT的开发人员Lex Spoon和Scala的创始人,Martin Odersky。之前曾经与Martin通过几次邮件,还近似于套近乎的用Bill来称呼这位Artima的主编——但我其实从来没有跟这位Bill接触过!我只是处理过他和Martin之间访谈的译稿而已。
当初在毕业之后没搞开发也是因为发现自己在学习技术方面实在没什么耐心,所以自己心里本来也了解自己的编辑之路肯定不会和Bill Venners一样。偶尔为了宽慰宽慰自己,就会想想林语堂啊,胡适啊,金庸啊,考虑考虑自己的“杂家”打造之路。在2009年底做架构师专题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如果我们要在这个领域做顶尖的媒体人,那么即使我们自己的技术水平不值一提,但我们至少需要在某一方面达到架构师的那个高度——因为共同语言是沟通的基础。然后有一天,忽然就发现那个“编辑就是填广告之间的缝”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编辑靠广告养活,因此给广告之间填缝是编辑的职业。然而编辑的事业并不在广告,而在于内容的打造。
也就是说,填广告之间的缝,是编辑生命当中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现在我发现,关注IT技术的互联网编辑是我所能够想象到的最棒的职业。我开始上网的时间也算挺早了,大概在98年左右;但直到2005年底我开始逛论坛之后,才真正意识到了这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发明。我下意识的把互联网理解成一个现代的雅典学院,把互联网时代理解成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去年曾去听过一堂胡泳的课,胡泳对互联网的形容是:众声喧哗
我根本想不出来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有什么能够比互联网更加令人赞叹。也许,仅次于文字的发明?
编辑是做内容的,内容是传播知识与思想的;而互联网的崛起与发展,与IT技术密不可分:互联网因技术而生,而技术又因互联网形成的无边界的知识共享而加速发展,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回想当年西方工业革命,中国落后挨打,由此无数学子奔往西方寻求洋学,尝试把工业革命的成功复制回来——我至今不知道他们是否成功了。而如今的互联网革命意义之深远,恐怕要远远超过那时的工业革命;而且无论我们想学什么,无需东奔西跑,去互联网上,那里都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但不够,仍然不够。当年的洋务运动失败了,因为人们只看到了技术,而没有看到技术背后的东西。为什么有了Google,人们还要整出Wolfram Alpha这个搜索引擎,并且有那么多人关注?为什么开源社区的那些重量级人物,会花费时间去关注不同的开源协议之间有何不同?甲骨文收购了Sun,为什么这样的一个商业行为会引来那么多技术人的感慨?
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互联网社会与现实社会盘根错节的交叉在了一起。它们在深处按各自的规则运转,但在交错之处,则遵循着某些似乎扭曲起来的规则。这些规则时时刻刻在经受着冲击,并在逐步经历着转变。而互联网社会自己的规则也一直在不断地创建——因为这个社会时不时会有一些新生的空白地带。规则的建立往往受多方影响,以至于看起来就好像自然选择的结果一般。
以前做技术专题,内容主要都是技术本身——而这正是我对技术专题最大的困惑。如果人们需要学习一个技术,那么最好莫过于系统的学习,也就是找一本水平合适的书来看;如果人们需要解决一个技术问题,那么最好莫过于在Google中输入关键字进行查询,或找到相应的技术手册进行查询。据说Java的入门书籍多的可以搭成梯子爬好几层楼,而光是Java语言规范就有600多页——这使得一个叫做“Java基础教程”的专题无地自容。这样的专题在五年前或许会有人看,但在今天,它要么被扔进垃圾箱,要么转型——比如说,“什么是Java”专题或者“Java入门书籍推荐”专题。
但是,一个叫做“Scala编程语言”的专题却有存活的价值。因为Scala语言相对比较新,很多人都不了解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唯一只是听说过它是个在JVM上的“比Java更好的”语言。人们需要了解Scala有什么特性,Scala代码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哪些项目用过Scala,Scala使用者的体会,从Java项目迁移到Scala的风险、实现难度和成本等等。人们可能还会想知道,Scala的开发者为什么要搞出来这么一个语言,那些开发牛人是怎么评价Scala的,Scala语言本身的更新团队和模式是否稳定,等等。这不是一个有关Scala语言规范或“用Scala开发一个日历”的专题,而仅仅是一个关于“Scala语言”的专题。(这些其实是最近才理清的想法,所以现在的Scala专题还没有按照这个格局走。Scala专题很快将会按照这个想法修改一次。)
总算想通了技术专题定位这个坎,在于想到了“metadata”这个词。元数据,“有关数据的数据”,这个词的理解当时花了我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在想到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技术专题时,登时就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过metadata还不止如此。metadata式的Scala编程语言专题还应该包含Scala开发者的一些个人经历,Scala社区的一些重要事件回顾,Scala在应用当中的一些值得一提的事迹等等。简单的说,就是历史。上次在做架构师专题的时候,看思楠一口气写了十篇开发牛人的传记;恰逢当时自己正在看唐德刚的《胡适杂忆》,忽然觉得对技术而言,历史是很重要的;而关注每个相关人物的历史则尤其具有启发性。
=====================
专题制作是一个内容采集和整理编辑的过程。初入51CTO时,我还是个对转载有些抵触心理的小毛孩;不过现在我的看法改变了。我现在觉得互联网编辑应该有这样一种胸怀:凡是在这互联网上的,任何语言的任何内容都可以为我所用。作为礼貌与行业规范,出处是必须标注的;在此前提下,我不认为转载还有什么不道德之处(况且在某些情况下,转载还是帮助一篇文章存活的重要途径之一。前日去CSDN博客看文,发现图片全都不显示了,不禁懊恼不已,恨没有早日去把想看的文章转载了)。转载造成的唯一问题是造成整个互联网内容质量的下降(重复内容增多),但这个我相信以后搜索引擎会足够聪明,使其不再成为问题。
所以,在理想的状态下,专题制作者和维护者应尽可能的调用整个互联网的资源来进行专题的打造。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同时,既然有“凡网上皆能为我所用”的胸怀,那么也应当有“我的东西大家都能拿去用”的胸怀——这两者是必须同时存在的。(否则,不就变成了“你的就是你的,我的还是我的”?)我的原创,别人转载——只要别人标注了你的出处,那么我们都应该高兴而非恼怒。这是公平的竞争:任何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东西,都会十分自然的流向最能体现它价值的位置。如果这位置在我们这里,我们又何须恼怒?如果这位置在别人那里,那我们反而应该感谢别人实现了我们这篇文章的价值并帮助我们做了推广,我们又何须恼怒?
如果因为自己不能提供最能体现自己原创文章价值的位置而对自己恼怒,那也大可不必,因为说到底,恼怒毫无用处,只会有害于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努力让自己成为那位置,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言归正传。总之,我对技术专题的定位有了新的理解,并且我将会努力在2010年将其实施。我希望我的专题不仅是新闻最及时的,介绍最全面的,有最权威的专家观点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我的专题能够解释清楚,一个技术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壮大的;这个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参与者,他们为这个技术贡献了什么;而现在在该技术活跃的人们,又将把这个技术带往怎样的方向……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