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网络设置实现虚拟机系统局域网通信

2010-01-29 16:42 197 查看
最近移植工作接近尾声了,不过出了一个算是奇怪的问题。我的Linux系统是装在虚拟机上的,当我的程序做客户端时,主动连接Windows下面的服务端是没有问题的。由于我的程序时TCP、UDP混合使用的。有时候,我的程序会当做服务端,此时,Windows下面的Socket无法连接到我的程序。后来自己写了一些简单的demo进行测试发现,虚拟机可以主动连接局域网中的实体机,而反过来就不可以了。后来上网收集资料才发现,原来是虚拟机网络设置引起的。下面将相关的内容做个总结。
首先说说虚拟机的几种网络连接方式。我用的是VirtualBox,VmWare其实也一样。它们提供了三种工作模式,bridged(桥接模式)、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和host-only(主机模式)。

1. bridged(桥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VmWare虚拟出来的操作系统就像是局域网中的一台独立的主机,它可以访问网内任何一台机器。在桥接模式下,你需要手工为虚拟系统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而且还要和宿主机器处于同一网段,这样虚拟系统才能和宿主机器进行通信。同时,由于这个虚拟系统是局域网中的一个独立的主机系统,那么就可以手工配置它的TCP/IP配置信息,以实现通过局域网的网关或路由器访问互联网。
此时,你的虚拟机和宿主机可以相互通信,就想局域网中的两台实体机一样。
2.host-only(主机模式)
在某些特殊的网络调试环境中,要求将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隔离开,这时你就可采用host-only模式。在host-only模式中,所有的虚拟系统是可以相互通信的,但虚拟系统和真实的网络是被隔离开的。在host-only模式下,虚拟系统和宿主机器系统是可以相互通信的,相当于这两台机器通过双绞线互连。但是并不能和局域网中的其他实体机进行通信(自己理解,为测试验证,因为该模式下和局域网的其他网络是隔离开来的)。
3.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
使用NAT模式,就是让虚拟系统借助NAT(网络地址转换)功能,通过宿主机器所在的网络来访问公网。也就是说,使用NAT模式可以实现在虚拟系统里访问互联网。NAT模式下的虚拟系统的TCP/IP配置信息是由VMnet8(NAT)虚拟网络的DHCP服务器提供的,无法进行手工修改,因此虚拟系统也就无法和本局域网中的其他真实主机进行通讯。采用NAT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虚拟系统接入互联网非常简单,你不需要进行任何其他的配置,只需要宿主机器能访问互联网即可。在该模式下,虚拟机可以访问宿主机和互联网,但是宿主机无法连通虚拟机。
一般安装虚拟系统时,都按默认的设置为NAT模式,因为它比较简单快速。但是我需要将虚拟机设置为局域网中一个独立的机子时,就需要设置为bridge模式。下面说说设置bridge模式的方法。由于网上很多方法是针对旧版本的VirtualBoxl,这里我用的3.0.10版的。
首先,关闭虚拟系统,在虚拟机中设置网络:
虚拟机->设置->网络->网络连接;
选择Bridged Adapter;
点击有个按钮,点开,按默认选择;
点击OK,关闭虚拟机设置;
其次,创建一个网桥:
进入网络连接;
选中“本地连接”和“VirtualBox Host-Only Network”;
右键选择创建网桥;
在新创建的网桥上点击右键->属性;
设置网桥的网络IP地址等(和一般情况的设置一样);
关闭网络连接;
最后,打开虚拟机系统进行网络设置,其设置和网桥一样,除了IP地址的最后一位。

通过上述步骤,你的虚拟机系统就像一台独立的机子一样,有自己的IP了。不仅可以上互联网,而且可以和宿主机以及局域网中的任何一台实体机进行通信了。本文出自 “飞雪待剑”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jazka.blog.51cto.com/809003/271958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