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第六章 存储器层次结构

2009-12-11 11:28 260 查看
    本章中总结的4点箴言是本章的精华所在:

    1,注意力集中在内部循环上,大部分计算和存储器访问都发生在这里;

    2,按照数据对象在存储器中的顺序来读数据,从而使得程序中的空间局部性最大;

    3,一旦从存储器中读入一个数据对象,就尽可能多地使用它,从而使得程序时间局部性最大化;

    4,不命中率只是确定代码性能的一个因素。存储器访问数量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时需要在两者间做折中。

 

    另外,在书中第442页,提到AB类例程中,介绍每次A的不命中率只有25%,让人很疑惑。对于

    sum += A[i][k] * B[k][j];

    这样的代码,在高速缓存中读取了A[i][k]后,即需要读取B[k][j],这样B[k][j]就将高速缓存占据了,之前A的数据被驱逐。然后再回来读A时,A还要重新从存储器读入。这么看来,A的不命中率还是100%才对。可书中表述其只有25%。好像A不从高速缓存中移出一样。疑惑中。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