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技术(三级教程)学习笔记

2008-11-07 21:29 916 查看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技术(三级教程)学习笔记[/b][/b]
1.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1.1计算机的特点
定义:计算机是快速而高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能按照人们预先编写的程序对输入数据进行存储、处理、传送,从而获得有用的输出信息或知识,以便促进社会的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特点:
①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设备,而不是简单地完成加减乘除的计算工具。即计算机具有信息处理的特性。
②计算机是通过预先编写的、存储在机器中的程序来自动地完成数据处理的,程序是由指挥计算机执行操作的一行行命令组成的。即计算机具有广泛适用的特性。
③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改进,使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工作效率越来越高,而成本和价格却越来越低。(对待计算机的价值观)
④而不是简单地完成加减乘除的计算工具。(对待计算机的利弊观)
1.1.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①大型机阶段
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的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被公认为大型机(Mainframe)的鼻祖。
大型机的发展又分为:
A.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B.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C.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D.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大型机的特点就是价格昂贵,只有国家行政或军事部门、大公司或名牌大学买得起、用得起。
②小型机阶段
小型机(MiniComputer)是对大型机的第一次“缩小化”。它能满足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处理要求,而且成本较低,使其价格可为中小部门接受。1959年DEC公司首推PDP-1小型机。
③微型机阶段
微型机(MicroComputer)是对大型机的第二次“缩小化”。
④客户机/服务器阶段
早在1964年,IBM就与美国航空公司建立了第一个联机订票系统,把全美2000个订票终端用电话线连在一起。订票中心的IBM大型机处理订票事务,用今天术语它就是服务器,而分布在各地的订票终端则称为客户机,于是它们在逻辑上就构成了一个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随着微型机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局部范围(例如在一座大楼)内把计算机连在一起的技术,称为局域网。
在局域网中,如果每台计算机在逻辑上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主从关系,就称为“对等网络”(Peer to Peer)。但是,大多数时候都不是对等网络,而是“非对等网络”,因此就出现了一种在逻辑上有着主从关系的模式——客户机/服务器(英文:Client/Server)。
如果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强而客户机的处理能力弱,我们就称它为:瘦客户机/胖服务器。反之,那就称为:胖客户机/瘦服务器。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特点是结构灵活、适应面广、成本较低。
⑤互联网阶段
自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阿帕网(ARPANET)运行以来,计算机广域网就开始发展起来,它也就是因特网(INTERNET)的前身。1983年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正式成为ARPANET的协议标准。
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于1991年6月,到1994年,我国实现了采用TCP/IP协议的国际互联网全功能连接,可以通过主干网接入因特网。
1.1.2计算机的种类
1.传统分类
A.过去习惯性地把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B.1989年11月,美国IEEE(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把当时的计算机分为: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个人电脑、微型计算机、PC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计算机
2.现实的分类
①服务器(SERVER),它具有功能强大的处理能力、容量很大的存储器以及快速的输入输出通道和联网能力。
②工作站(Workstation),它与高端微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工作站通常要有一个屏幕较大的显示器,以便显示设计图、工程图、控制图等。
③台式机(Desktop PC),即通常所说的微型机,由于它会占据一个办公桌的桌面,所以也称为桌面机。
④笔记本(Notebook)又称便携机或移动PC(Mobile PC)
⑤手持设备又称掌上电脑(Handheld PC)或亚笔记本(Sub-notebook),常见的手持设备有PDA(个人数字助理)、商务通、快译通以及第二代半、第三代手机。

1.1.4计算机的配置(略)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