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Web2.0实现了,但是Web3.0呢?——模糊的概念……

2008-09-12 21:22 190 查看
虽然我想要的书已经到了很久,而且我也看完了上卷

不过博客也很久没更新了……

先给各位道歉

 

转入正题

 

Web 2.0的定义是什么?

将Web作为平台
驾驭群体智慧
资料将变成未来的“Intel Inside”
软件不断发行与升级的循环将会终结(“永久的Beta版”)
轻量型程序设计模型
通过内容和服务的联合使轻量的业务模型可行
软件执行将跨越单一设备
丰富的使用者体验
分享和参与的架构 所驱动的网络效应
通过带动分散的、独立的开发者把各个系统和网站组合形成大汇集的改革
拉动长尾的能力
快速的反应与功能新增
双向的互动
(出自Wikipedia,更多详细内容请看IBM的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web20/newto/?S_TACT=105AGX52&S_CMP=content

 

国内的网站都已经大致符合了

 

 

我们再来看看Web 3.0的模糊定义(都是大致的内容)

将因特网转化为数据库
向人工智能进化的道路
语义网络和SOA的实现
向3D进化
无处不联网,宽带网普及和发展,移动通信设备的互联网介入。
网络计算,“软件就是服务”的商业模型,Web服务互用性,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和效用计算(又“云计算”)。
开放技术,开放API和协议,开放数据格式,开源软件平台和开放数据(如创作共享,开放数据许可)。
开放身份,OpenID,开放名声,跨域身份和个人数据。
智能网络,语义网技术比如资源描述框架,网络实体语言,SWRL,SPARQL,语义应用程序平台和基于声明的数据储备。
分布式数据库,万维数据库(“World Wide Database”,由语义网的技术实现)。
智能应用程序,普通语言的处理,机器学习,机器推理,自主代理
 
由此看来Web 3.0 相对于2.0来讲,较多改变的是内部的数据,而用户的体验却改变的较少(不过网络更加无处不在了)。
如果Web 3.0仅仅是以上内容的话,应该早有人实现了,但现在这个概念正在不断被扩充,完全做到当然不可能。
 
不过依我看来,将网站做成一个具有很大的可扩展性是必不可少的
或许以后的网站都会用某种形式被连接在一起,或许Web会变成一个OS(完全可能)……
 
无论如何,网络始终是网络,它终究是把世界缩短了距离,变为一个大舞台:
Web 1.0是一组连拍的照片展,Web 2.0 是一个丰富而且不断交替的节目和人性化的服务,那Web 3.0是随意门吗?让我们能享受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学习?娱乐?……留给我们的只是耐人寻味的Web 3.0
 
(我说的很烂,欢迎大家灌水拍砖)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