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公司上市过程

2007-02-28 15:08 197 查看
 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直接面临了是否上市的问题。在我们风险投资商看来,上市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含义:

  第一,上市是企业创业者和员工打造了一个里程碑。对于创业者来说,上市是获得一种认可;而对于员工来说,每天没日没夜加班晚上在办公室睡觉,编程序,最后一上市,期权能够兑现,更加激励他们的成就感。

  第二,在上市之前VC的股票是不流通的,风险投资商无法实现投资的回收增值,自然也就无法拿钱回报投资人。一个基金生命期一般是十年,我们一般希望被投资的企业在五到六年内就可以上市。如果超出这个时间我们不退出,十年之后把一些不能流通的股票还给我们的投资人,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上市也是我们对企业的一个要求,我们会跟企业探讨,上市之前你需要准备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时候是你上市的最佳时机,这个时机的讨论可以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

  内在因素就是,你的利润有没有到一定的阶段,在香港创业板、内地的中小企业板、新加坡、伦敦的板块条件都比较低一点,三、四百万美金可能就上了;纳斯达克现在的条件越来越高了,利润需要七百到八百万美金,而且增长幅度不错才可以。

  还有外在客观原因,比如说如何动作,走多快。像去年上半年,新东方和中国教育网(ChinaEdu),都想当中国教育概念第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那个时候,竞争对手就形成了一个外在的因素,因为谁都不希望另外一家跟自己同类型的企业比自己先上市。其实,上市对公司来说在全球媒体有一个巨大的宣传和品牌推广效应,如果对方开始走,你要考虑你怎么走得更快。

  还有一个例子,珠海炬力和中星微都想做中国第一个芯片上市企业。当时从一开始到投行进入、最后路演,两家都争得一塌糊涂,最后还是邓中翰坚决地把中星微推上去。当时投行都不想做了,他说:不做不行,必须要上,哪怕价钱低一点。

  上市一旦不成,对公司的打击也很大,一是公司丧失了大量的跟运营没有关系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最大的打击是公司员工的信心,其次是市场对你也失去了信心。所以上市不是一个很轻松的事,而是非常策略性,需要全面细致的计划。

  决定要上市的时候,风险投资人要问创始人:你愿意不愿意当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

  创业者是大股东,上市以后财富都暴露了,这是第一点;第二,公司每个季度,CEO、CFO都要站出来进行财务报告,跟投资人面对面的沟通。这些事情不是很简单,你要发大量监管的报告,有的人天生就不喜欢这个。

  还有公司因为以前是小企业做帐,财务管理都是很随意的,导致上市之前发现帐本复杂,得重新审计,确实伤筋动骨。

  解决方案是找一个好的CFO。这样的人才不多,百度CFO王湛生是当时我们找猎头物色的,王湛生原来是普华永道专门做上市审计的合伙人。我们觉得,这样的CFO在上市之前一年半进入最好。

  CFO请来之后,财务问题,萨班斯法案内控的管理问题,最头疼的账务审计问题等等都要理清。尤其是过去两年、三年的东西要审计清楚,然后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签个字。

  等这块理得差不多时,公司就开始跟投行接触。

  “选美”投行

  我们当初召开过“选美”,就是寻找合适的投资银行。董事会的人都坐在一起,然后投行的人过来,一个小时一批,我们管这个叫选美。

  我们则要帮助企业思考,哪一个投行最适合我们。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挑高盛,有的企业高盛不愿意跟你做,有的企业没准高盛愿意做,你还不愿意选他。比如像分众和百度都选了高盛,但是空中网高盛就不太愿意接,当时德意志银行、UBS(瑞银)、摩根斯坦利、雷曼兄弟都来了,最后我们选瑞银。

  投行对于行业的熟悉程度是公司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百度上市时,李彦宏就说选择高盛就一定要高盛分析师安东尼·诺托来写分析报告。安东尼·诺托是美国高盛研究部门专门负责互联网分析报告的分析师,在美国很有名,他写的报告对机构投资者影响很大,比如GOOGLE85块钱上市的时候,他是第一个跳出来说GOOGLE能到两百,过两天真到了两百,形成了一个心理效应:安东尼·诺托都说要到200,那赶紧买呀!他一个人的话语权有这个分量,他的确懂互联网,什么样的人来写你公司的研究报告很重要。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